首页 > 养生人群 > 两性 > 曾庆雨:《金瓶梅》阅读行动研究(2)

曾庆雨:《金瓶梅》阅读行动研究(2)

发布时间:2018-10-06 16:39 | 编辑 :中华养生网 | 来源:

引用这段资料意在说明,《金瓶梅》尚未刊布流市,就已在小众(小群受众)中产生了如此对立的不同评价。尤要指出,这群早期受众皆可视为当时的鸿儒名流,他们在知识结构、受教育程度、社会身份地位、以及生活阅历等方面,基本上同属一个阶层。

然而,在面对同一部文学作品时,他们发生的阅读体验,竟产生出如此天壤差别,这不得不说,应该是小说本身的内涵太过丰富,使得阅读者可预期的差异存在多方面可能性造成的。

这部书稿经历了“吴友冯梦龙见之惊喜,怂恿书坊以重价购刻。马仲良时榷吴关,亦劝余应梓人之求,可以疗饥。予曰:‘此等书必遂有人板行,但一刻则家传户到,坏人心术,他日阎罗究诘始祸,何辞置对。吾岂以刀锥博泥犁哉?’仲良大以为然,遂固箧之”[5]的困顿遭遇,可《金瓶梅》还是被刊刻了出来,并流布于市井之中,且依然带着势同冰炭般的差异性评价,[6]走到了社会大众的阅读视野中来。

《金瓶梅》既被视为情色小说,自会有着批评上的众声喧哗。《金瓶梅》因写出了人性在受到社会现实的扭曲后,特别是对两性的关系,在欲与利的驱动下,变成十分丑恶的异化行径进行了毫不掩饰的剥露,使得受众总会在掩卷拂袖后,难免心生对人对己,由此及彼的某种憎恶感。

曾庆雨:《金瓶梅》阅读行动研究

齐鲁书社版《张竹坡批评金瓶梅》

在刊行后的几百年间,《金瓶梅》一直都是历代官方禁书的必选,久而久之,遂致当今的后工业文明时代,《金瓶梅》也通常被目为色情文学一流。可《金瓶梅》虽历经各代严禁,仍是常禁不止,总是在禁不可禁的胶着状态中流播不断。

上世纪80年代中叶,学术层面对《金瓶梅》研究的态势大兴:“1985—1994年,是中国(大陆与港台一体)《金瓶梅》研究如火如荼的十年,是继‘红学’之后又一门显学——‘金学’形成的十年。”[7]

与此同时,“金学存在有两个严重的不相应:一是专家认识与民众认识严重不相应。……二是学术地位与文化地位严重不相应。”[8]这般尴尬又困顿的局面于明代四大小说的阅读与批评格局中,唯《金瓶梅》所独有。究其对立始终的因由,阅读体验的差异感所产生的极大影响不可忽略。

所谓阅读体验的差异感,指读者的个人阅读预期心理差异。个人的阅读选择基本是一种主动行为,对阅读对象选择的差别,正是阅读预期心理差别的最明显体现。

曾庆雨:《金瓶梅》阅读行动研究

作者所著《商风俗韵:金瓶梅中的女人们》

由于文学作品以故事、人物和场景共同构成了一个虚拟时空,在其中所发生的一切悲欢离合的人生际遇,往往与受众的阅读期待会产生重合的关系。作品中人物故事以及所经历的人生过程与受众阅读预期重合度的多或少,决定着作品获得读者的认同与好感度,两者是一种正比的关系。

简言之,读者在作品阅读过程中得到的预期重合度越高,对作品的评价就会越好,反之亦然。而重合度与阅读者的文化心理积淀紧密相关。且看下列材料和分析:

材料一

《金瓶梅》的作者对于故事只有取,没有给。让故事自己去完成本也说得通,但人生的完成仍有比故事的完成更广大的,作者的不足就在于他描写书中人物,而不能超过书中人物。……作者在《金瓶梅》里也不能发现自己。他不能赋予故事以人生的完成,只能写出故事自身的完成。

好的作品必不是代表一个时代的,……《金瓶梅》我就嫌他太过代表一个时代。但《金瓶梅》仍有他的不可及处,中国至今还没有把文字与言语结合得像《金瓶梅》这样好,这样活生生的。……

曾庆雨:《金瓶梅》阅读行动研究

《金瓶梅词话校注》,白维国、卜健校注,岳麓书社1995年版。

全书几乎没有一处写的不好,气魄也大,然而仍旧像少了一些什么似的,永远失落了,又仿佛从来就没有过,使人的心只能往下沉,得不到安慰。最好的艺术作品一定能给人安慰的,使人的心有着落处。……故事已经完结了,完结得毫无遗恨,然而作者与读者的感情仍旧没个着落,只是壅塞的忧伤,解脱不了。[9]

材料二

确实,《金瓶梅》的世界让人悲哀。这种生命有限,人生苦短,要即时行乐的现世享乐生活观的浸染,……使其人物也既承受着道德伦理制约的重压,又难以从充满诱惑的现世利益中退步抽身。

《金瓶梅》是一个讲述人在对“善”的追求过程中,曾经迷失过路径,经历过大悲大痛的寓言故事。寄寓其中的人性本质追问,在穿越几百年时空隧道后,仍叩响着时代的心灵之门,彰显着人生哲理思索的魅力。[10]

材料三

《金瓶梅》这部作品,我们小时候看不到的,因为是禁书,……也是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情色小说。

那时候大概不到20岁……回到家躲在棉被里面读,结果发现古代人太保守了,每当他们脱了衣服上床以后,下面一句就是“一夜无话”,……原来这样就是色情小说?

……原先我们以为在阅读中非常重要且不可避免的触动感官情色的描写好像慢慢不那么重要了,而是其他在生活里或生命里遇到的情境。以那样巨大的、不可回避的,扑面而来的力量袭击你,让你不得不正视它、面对它,不得不返回到自己的身上去思考……[11]

曾庆雨:《金瓶梅》阅读行动研究

中华书局版《金瓶梅会评会校本》

曾庆雨:《金瓶梅》阅读行动研究

材料一:胡兰成先生的说辞有着明显对文学要引领人心,能教化人性为主导功能的肯定性意识。相信具有同类意识的受众不在少数。而这类受众一直是选择坚持文学作品的正面性为主的中坚分子,也是古往今来,对于平面传媒时代而言,最具有评鉴能力的受众群。

这类受众希望通过受众对作品的阅读,达到自我精神升华的效果,即便不一定能达到很高的提升,最低限度也应该让跟随文学人物命运起伏的心情有所慰藉和安抚。他们把这样的阅读预期,视为文学天然的社会承担。

中华养生网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明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