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性消费,拒绝诱惑。办卡时,要认真查证商家的经营资质情况,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经营者的经营状况和市场信誉。根据自身实际需要,科学理性选择充值金额,不要被商家的推销让利所诱惑,不能因商家的优惠幅度大就忽视了潜在的风险。
2.签订合同,责任细化。办卡时,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最好签订书面合同。签订合同之前,要看清合同条款内容,如价格、服务标准、优惠条件、有效期限、使用权限、使用地点等。事先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遇到约定不清或不公平、不合理条款时应及时提出质疑,不要轻率签字。
3.保存证据,及时维权。办卡后,要索取票据,妥善保管好发票、消费凭证和合同,便于后续发生纠纷后更好地维权。金额大的消费卡,要做好备份,每次消费后注意核对余额动态,以防卡内余额缺失。当发现商家经营情况出现异常时,可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或举报。
六、老年人,请远离保健品消费陷阱
老年人是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防范意识较弱,维权能力较低。于是老年人就成了一些不法商家忽悠、欺骗的对象。为保护老年人的消费权益,市消协向老年人特别提示,理性选购保健品,慎防消费陷阱,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使掉了馅饼,它一定是陷阱。
1.保健食品是食品的特殊种类,不能代替药品,不能宣传其具有治疗、预防疾病功能,广大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人,切勿听信将保健食品比成灵丹妙药的虚假夸大宣传。
2.消费者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保健食品,并索要正规的销售凭据,不要通过非法传销或会议销售等途径购买保健食品。
3.选购保健食品要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志(小蓝帽)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依据其保健功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并按标签说明书要求食用,切忌盲目使用。
4.选购保健食品要检查外包装上是否注明生产企业名称及其生产许可证号,生产许可证号可在企业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网站查询,产品信息可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
七、警惕“微商”购物潜在风险
现如今,“微商”作为新兴创业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也确实给消费者带来了种种便利,但微信交易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监管制度并不成熟,交易大多要依靠于买卖双方的道德诚信来约束,因此存在较大风险。为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择通过“微商”购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微信用户一旦销号,发生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纠纷、食品安全等问题,取证很难,买家权益很难受到法律保护。
2.“微商”无监管平台,消费者应当选择到淘宝、京东等具备合法主体资格的电商购买,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支付,切忌还未收到货就直接付款给对方。
3.应核实“微商”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等真实情况,多了解产品原料、产地和外包装等产品信息,多与产品实物或官网上的商标和外观对比,不要轻信“晒出”购物小票和物流单图片,价格过低的商品要谨慎购买。
4.尽量不要购置大件物品、不要购买无三包商品、不要做金钱投资,每次购物尽量留好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卖家信息和支付凭证等),若发现“微商”存在违规行为甚至涉嫌诈骗,可以向相关管理部门反映或直接向公安部门进行举报。
5.现在利用“微商”进行网络传销、非法集资、诈骗的现象屡见不鲜,消费者应提高警惕。
八、购买汽车“四注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汽车的购买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可是购车产生的消费纠纷却是只增不减。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汽车要注意以下四点:
1.购车时,要认真按照交接所列内容逐项进行验收,确定没有问题才能签字,一旦用户签字后发现瑕疵,有些质量纠纷就很难再分清责任。
2.保留好购车凭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与商家取得联系,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查明原因、排除故障,才能继续使用,以免因不正常使用造成车辆损坏,致使无法索赔。
3.厂家对消费者擅自改装的汽车不再承担相应的售后索赔责任,因此,消费者对汽车的改装应慎重。
4.选购汽车配件时,消费者应要求经销商在清单或发票上注明所购配件的生产厂家,并要求经销商提供相应的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售后服务规定等。
九、购买家电要细心,货比三家防忽悠
家电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消费品,2017年全市家电消费投诉仍然成为热点,为此,市消协特别提醒消费者选购家用电器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同类产品要多进行比较,选购技术成熟、售后服务、网络健全的品牌产品,购买时尽量到证照齐全、信誉度高的商场、连锁卖场购物。
2.为避免经营者以消费者使用产品不当为借口开脱责任,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一定要多了解产品的信息,了解使用常识、保养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3.要核实特价商品、奖品、赠品以及以旧换新等产品的售后服务保障能力,确保折扣产品的服务不打折,不留下后患。
4.在促销时经营者有时做出高于国家“三包”的承诺,不要轻信促销人员的口头承诺,要保管好包括宣传彩页、服务金卡、发票等有形的凭证。
5.面对经营者“终身保修”等方式招揽生意的商家,一定要多个心眼,要以商品本身质量为重,不要被“终身保修”所迷惑。
十、通讯消费莫被套餐服务“套”住了
随着通讯市场的迅猛发展,用户群体日渐庞大,消费纠纷也频频发生。消费者投诉情况来看,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运营商未经消费者许可擅自为其手机开通套餐业务及增值服务项目,运用“捆绑服务”“最低消费”等格式条款限制消费者享有的权利,售后服务跟不上,使消费者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垃圾短信、诈骗短信太多等。
针对这些问题,市消协提醒消费者在使用通讯服务时要注意以下六点:
1.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收费情况,不要被眼花缭乱的套餐服务或省钱的噱头迷惑,要选择基本的、实用的服务项目。
2.特别警惕不知情的或者捆绑的收费服务项目,该拒绝的要拒绝。
3.保留好合同、业务开通单等票据资料,以备发生纠纷时维权使用。
4.建议有关部门和各运营商加强监管,有效遏制垃圾短信、诈骗短信。
5.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使掉了馅饼,那一定是陷阱!
秦皇岛市委外宣局副局长鄢玲:
下面进行新闻发布会的第二个环节,请各位媒体朋友围绕消费者维权工作,就您所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谢谢!
记者:2018年市消协有哪些创新的工作?
秦皇岛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副调研员赵春利: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