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研究建立以临床疗效为导向的审批制度,严格药品(医疗器械)审批程序。加快创新药(医疗器械)和临床急需新药(医疗器械)的审评审批,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全面加强药品监管,建立药品生产企业约谈制度,形成全品种、全过程的监管链条。加强在用医疗设备的监督抽检、化妆品监管,以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加强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第十七章 完善公共安全体系
第一节 强化安全生产
加快构建风险等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两条防线,切实降低重特大事故发生频次和危害后果。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强化行业自律和监督管理职责,推动企业落实防治主体责任,推进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强化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
第二节 维护职业健康
开展职业病危害基本情况普查,健全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进一步完善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体系,建立完善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报告和管理网络,严防职业中毒,遏制尘肺病高发势头。建立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对职业病危害高风险企业实施重点监管。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强化职业病报告制度,开展用人单位职业健康促进工作,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发生。加强个人辐射剂量管理和放射诊疗辐射防护。
第三节 促进道路交通安全
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划和建设,组织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治理公路安全隐患。严格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提升企业安全自律意识,落实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运行监管能力和安全生产基础支撑。促进交通气象监测与道路交通安全的融合,实现交通气象监测站在省内主要干道的全覆盖,减少因气象灾害引起道路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执行车辆安全技术标准,提高机动车驾驶人和交通参与者综合素质。到2030年,力争实现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30%。
第四节 减少毒品危害
强化社会综合治理,大力普及有关毒品使用危害、应对措施和治疗途径等知识。加强全省戒毒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制定全省戒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早发现、早治疗成瘾者。加强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与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康复的衔接。建立集生理脱毒、心理康复、就业扶持、回归社会于一体的戒毒康复模式,最大限度减少毒品社会危害。
第五节 预防和减少伤害
制定实施多部门合作的儿童和老年人伤害预防和干预行动计划,为儿童创造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预防和减少儿童交通伤害、溺水和老年人意外跌落等主要伤害事故的发生。预防和减少自杀、意外中毒。建立消费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建立产品伤害监测体系,强化重点领域质量安全监管,执行儿童玩具和用品安全标准,减少消费品安全伤害。建立伤害综合监测体系,完善报告制度。开展消防、交通、游泳、娱乐等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公众自护自救、防灾和逃生的意识和能力。
第六节 提高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建立健全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责任机制,到2030年,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提高防灾减灾、自救互助和应急能力,将应急救护、避险等知识纳入相关公共安全教育。完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体系,提高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能力。促进军地资源共享,将军队、武警等卫勤保障资源纳入全省卫生应急救援体系。建立水陆空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全方位提升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建立流行性疾病、季节性疾病的医疗气象预警机制。完善医疗急救体系,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与院内抢救的衔接,提高患者转运救治效率。到2030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紧急医学救援网络。
第七节 提升口岸卫生检疫能力
建立江西直航国家或地区的传染病疫情信息智能监测预警、口岸精准检疫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种类齐全的口岸核生化有害因子防控体系,建立基于源头防控、境内外联防联控的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健全口岸病媒生物及各类重大传染病监测控制机制,主动预防、控制和应对境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持续巩固和提升口岸核心能力,创建国际卫生机场(港口)。完善国际旅行与健康信息网络,及时有效地提供国际旅行健康指导,建成国际一流的国际旅行健康服务体系,保障出入境人员健康安全。
提高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能力,加强进境动植物检疫风险评估准入管理,强化外来动植物疫情疫病和有害生物查验截获、检测鉴定、除害处理、监测防控规范化建设,健全对购买和携带人员、单位的问责追究体系,防控国际动植物疫情疫病及有害生物跨境传播。健全国门生物安全查验机制,有效防范物种资源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
第六篇 全面发展健康产业
第十八章 优化多元办医格局
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推进和实现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鼓励医师利用业余时间、退休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或开设私人诊所,探索成立医师工作室。合理控制公立医疗机构数量和规模,个体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破除社会力量进入医疗领域的不合理限制,区域卫生规划为社会办医留出合理空间,符合规划的新增资源优先考虑社会办医,逐步扩大外资兴办医疗机构的范围。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疗机构承接当地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以及政府下达的相关工作任务,并逐步扩大购买范围。支持保险业投资、设立医疗机构,推动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鼓励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加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将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全省医院等级评审体系、全行业医疗监督执法和医疗质量监管范围,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规范发展。
第十九章 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
第一节 培育健康服务产业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