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流动人口,你会想到什么?为梦想打拼的年轻人?还是外地务工养家糊口的农民?
在聚光灯未照到的地方,还有这样一群流动群体——已是花甲之年,却漂泊在外地,他们因远离故土在外漂泊而被媒体称为“老漂族”,又因语言习惯、人际关系等原因,鲜少出户而被称为“都市中的隐形人”。在未来,这些人或许会是你的父母,或许会是你。
1/12.3——每12.3个老人里就有一个流动老人
截至2015年,全国2.47亿流动人口中,有高达7.2%的是60岁以上的老人,总人数达到1800万人,多于成都的常住人口数量,也相当于,12.3个老人里,就有1个是流动老人。
《2016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显示,在流动老人中,男性略多于女性;以低龄老人为主,70岁以下的流动老人约占八成;流动老人大都来自农村,约占七成;在流动老人中,受教育程度以小学为主,约占41%。四川目前是流动老人的第一来源大省,其次是广东、安徽和贵州。
值得注意的是,流动老人数量在15年间呈现出了惊人的增长。国家计生委分析,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人口流动的家庭化进程的共同影响下,流动老人数量的不断增长将是大势所趋。
杜大爷是地道的北京人。每天早晨,他都会到兴隆公园里散步,对公园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他说他可以从外表就看出一个老人是不是本地的:“我跟你们讲,这么大把年纪还来北京,都是为了来照顾你们这些年轻人的小孩的。”
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老人健康服务专题调查显示,照顾晚辈、养老与就业构成老人流动的三大原因。其中,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为与子女团聚或自行异地养老的比例为25%,23%的流动老人是因务工经商而流动。
62岁的梅奶奶就是为了照顾晚辈,只身一人从一千多公里外的武汉只身来到北京。她来北京半年,怀里的小孩半岁大。婴儿一不顺心便会开始哭闹,她一只手托着孩子,一只手变戏法似地从婴儿车里掏出纸巾、小玩具、手机,给婴儿擦口水、放音乐、逗他开心。广场舞的音乐声响起,原本在哭闹的宝宝立刻安静下来,安然入睡,梅奶奶轻轻把他放进婴儿车,扭头笑着说“他就喜欢公园里的音乐,每天早晨都带他来。”繁忙的工作、短暂的产假,让大多数人难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无法照顾小孩。
城市高额的保姆费用让部分白领望而却步,即使能够承担,也始终难以让人放心。而祖辈父母似乎便成为了“物美价廉”的选择——不需要工资,足够尽心。
就这样,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774万老人长途跋涉,来到儿女的城市,为了儿女为了孙辈,做起“保姆”的工作。“我是在燃烧我最后的光和热,做出点贡献。”梅奶奶这样说。
41%——大量流动老人难以融入当地社区
老人迁移到陌生的城市,如同被“连根拔起”,心理的孤独难以消解,真正实现“嫁接”需要漫长的过程。
首先,在与当地居民的交往方面,流动老人面临着诸多困难。 经过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到,有41%的流动老人一年仅与邻居进行几次社交娱乐活动,甚至从来没有过。23.7%流动老人表示对邻居不甚熟悉,仅有9.6%的流动老人认为自己对邻居非常熟悉。
王奶奶的生活就是如此。这些年,65岁的她奔波在内蒙古和河北的两座城市间,先是帮女儿把大孙子带大,然后去帮儿子带几年孙子,再回来帮女儿带二孙子。早早起来出门买菜,在孩子们起床之前就准备好早餐,一整天,王奶奶一个人在家照顾着孙子,整理家务,匆匆忙忙又到了预备午饭和晚饭的时间。从卧室到客厅,从客厅到厨房,日复一日。这些年她几乎从不出门,一是因为身处外地,没什么认识人,二是因为家务事太多、照看小孩抽不开身。王奶奶说,自己有一些感情很好的朋友,但已经两年没有和大家聚过会了。如果儿女开车带自己去广场公园溜达一圈,就跟着出去转转,如果儿女不带,就不出门。
在“少子化”的家庭结构成为常态的中国,像梅奶奶这样的老人有很多。他们被从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抽离出来,承担起日常家务,照顾后辈的生活起居,自己的闲暇时间很少,局限了对社交活动的参与。此外,流动老人可能存在语言障碍,如果流入地与流出地的人文环境差异大,就更难适应;受到户籍制度的影响,流动老人不能享受本地居民的部分待遇,心理上存在弱势,进一步削弱了心理融入动机。
孙女不肯离开幼儿园,老人没有劝她离开,而是陪着她
梅奶奶虽然不存在语言障碍,也从不需要去医院,但却始终存在着无法适应北京环境的问题。回忆起在老家武汉的生活,梅奶奶翻起手机里的照片,眼睛里放出光来。在北京的半年里,她并不快乐。她总是说北京不好,若有人问哪里不好,她就摇头摆手,“哪儿都不好!”若是再追问,她就火冒三丈起来,把气候、交通、环境…全都数落一通。她经常翻着手机里的照片,回忆着在武汉的生活,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她有点激动地说,“我们武汉,大街都干干净净,空气湿润,从来没有沙尘暴,你走在街上司机都停下来给你让路呢,也从来没见谁占用盲道……谁愿意来北京给别人带孩子啊,我在武汉的小伙伴天天催我回去一起打牌,‘老梅,你快回来吧,没你不好玩儿啊!’”
其实,像王奶奶、梅奶奶这样无法适应流入地环境的中国老人,不仅在国内各省有很多,大洋彼岸也有许多,他们承受着更大的孤独。梅奶奶曾经在美国生活了半年,也是去帮亲戚带孩子。在美国的日子里,人生地不熟,又担心枪支安全等问题,她白天始终独自在家里待着带孩子,谁来了都不敢开门。她说,那里有许多中国父母,去帮自己的子女带孩子。受限于签证时间,一个老人最多只能在那里待半年,就要回国。再加上美国的生活成本较高,许多子女选择了让父母轮流出国。前半年老父亲在异国他乡哄着孙子,老母亲在国内独自过日子,后半年又换过来,这样的生活要持续好几年。她叹了口气:“到了美国真想回中国,到了中国真想回武汉。还是家好啊,在美国最想念的,就是我们武汉的小龙虾。”
梅奶奶和她在美国认识的伙伴,几位老人都是因照顾孙儿漂洋过海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