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人群 > 白领 > 1800万老人的漂流(2)

1800万老人的漂流(2)

发布时间:2018-07-19 16:34 | 编辑 :中华养生网 | 来源:

69%——表面团圆,背后孤独
在与子女家庭交往的过程中,流动老人亦有寄居感
在对中国追踪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伴侣成为了流动老人的主要聊天对象,而即使和儿女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也很少有调查者与儿女聊天最多。
王奶奶的儿女们秉持着传统观念,执意让寡居多年的老母亲与自己同住。王奶奶没有自己的房子,常年在孩子们家中轮流居住。有时候,王奶奶觉得和孩子们住不惯,两代人观念不同,自己有时候觉得不自在。她很想念老家的朋友,也曾想过自己租房子住,但因为不想让儿女花钱,她的念头总是很快作罢。而且已经这样生活多年,她也不想改变现状了。
根据发表在《中国老年学杂志》的论文《老年流动人口城市适应性的社会学分析》,没来子女家生活之前,69%的老人对于在子女家生活持比较乐观的预期,认为能够和“有了出息”的子女愉快共处,约23%的老人愿意在城市子女家养老。但是在子女家居住过一段时间之后,上述两项比例明显降低
在亲友和家人眼中,王奶奶总是慈祥地笑着。当被问到如何维护和谐的家庭关系时,她感叹道:“他们不吃的咱吃,他们不做的咱做,这样能有啥矛盾呢?”有时候看不惯子女睡懒觉等行为,王奶奶总会宽慰自己时代在变,也会提醒自己不要过多干涉儿女的家庭。

1800万老人的漂流

将孙子送到幼儿园后,老人站在门口不肯离去

不止王奶奶,其实家庭关系的微妙调整,正发生在千千万万的流动老人家庭。一方面,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科技带来的新事物应接不暇,年轻人对父辈经验的依赖度降低,再加上老人的认知能力、经济能力、生活能力随着年龄而降低,老人不得不更多地依赖子女,传统的父母权威失落了;另一方面,近几十年来,中国发生了诸多巨变,两代人的生命历程、人生体验差异巨大,加剧了两代人的沟通难度。现代社会普遍为核心家庭,其成员是夫妻两人及其未婚孩子,强调独立和私密,但它削弱了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在代际共处的情况下,老人来到子女家,有时一些琐事会带来家庭矛盾,从而加剧流动老人的孤独感、寄居感。

1800万老人的漂流

食堂里,一位老人正帮着子女给自己的孙子喂饭

社区‘隐形老人’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他们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来到陌生的城市,身份、心理认知带来社交行为的阻碍,可能会出现精神抑郁等同质化问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师、北师大心理学专业博士周军分析。“心理健康、精神疾病的发生,与人际关系的支持程度有非常大的联系。一个随迁老人本身就面临‘连根拔起’的新生活、又缺少人际支持,生活中没有交往的对象,无人倾诉。”
1/45873.3——一所定点医院对应4万多名流动者
在经济上,流动老人的自我支持能力明显不足。调查显示,只有大约1/3的流动老人主要依靠养老金及储蓄金维系生活,而主要依赖子女等供养其生活的流动老人占34.5%
在医疗保障上,尽管近九成的流动老人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医疗保险,但92.9%是在户籍地参加的。2017年12月,全国所有的省级行政区都已经接入国家人保部统一的异地就医报销网络。理论上,在全国范围内就医就可以直接在异地报销了,事实却并没有那么简单。医保要想异地报销,仍需要回去参保所在地指定的部门进行申请、备案。部分地区定点机构数量较少,整个省只有一个定点备案机构。另外,备案对外地居住时间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提供外地的暂住证等证件,过程繁琐。

1800万老人的漂流

其次,不是每一家医院都能用外地的医保。一个城市会指定一些定点的医院,不在这个范围内的医院不能直接结算。截至目前,全国跨省定点医疗机构增加到9575家,超过90%的三级医疗机构已联接入网。

1800万老人的漂流

但是,定点医院的分布并不均衡,部分地区定点医院数量太少。福建省份平均每个定点医院对应了45873.3名来自外省的流动人口,这个比例是新疆的12.3倍,这还不包括省内的流动人口。

1800万老人的漂流

 其次,异地医保报销比例一般低于参保地同等级别医院。可能有的地区会提高异地报销的自付比例,降低报销比例,设置报销最高限额,总的来说,一般要低于参保地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
最后,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适合住院患者,不适合门诊患者
报告中提到,居住在石家庄的辽宁籍老人丁阿姨,在老家参加了新农合,每年交款100元,在外地就医只能报销30%。而从石家庄到辽宁老家的交通费起码需要600元。老人觉得报销的钱还够不上路费,所以通常选择到药店购药自我治疗。无法真正享受到医保,增大了流动老人医疗负担,直接导致流动老人选择尽量减少医疗支出,这对其身体健康成为了巨大的隐患。

- 参考资料 -
[1]《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 
[2]《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 
[3]《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6~2017)》 
[4]苗瑞凤.老年流动人口城市适应性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8):4095-4097. 
[5]李芳,龚维斌,李姚军.老年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布迪厄理论为视角[J].人口与社会,2016,32(04):3-12.
[6]刘亚娜.社区视角下老漂族社会融入困境及对策——基于北京社区“北漂老人”的质性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6(04):34-43. 
[7]刘颖. 中国老年人口迁移特征与影响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8]王世斌,申群喜,王明忠.比较视角下流动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实证研究[J].南方人口,2015,30(05):44-51+80. 
[9]李升,黄造玉.超大城市流动老人的流动与生活特征分析——基于对北上广深流动家庭的调查[J].调研世界,2018(02):3-9. 
[10]2017年8月4日央广新闻《1800万!这些流动老人正过着“连根拔起”的生活……》

数据新闻实践课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2015新闻学(数据新闻报道)
制作:熊隽晗 白乐天 张清霞 胡心悦

中华养生网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明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