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 > 针灸养生 > 中医特色疗法

中医特色疗法

发布时间:2018-06-13 17:14 | 编辑 :中华养生网 | 来源: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用毫针按照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就是用艾绒为主要原料,制成一定形状的艾炷或艾条,点燃后对准穴位进行熏灼,通过对局部较强的温热刺激,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

大家通常认为针和灸是同一种疗法,其实并不是这样。虽然它们都是建立在人体经络穴位的认识之上,但针疗产生的只是物理作用,而艾灸是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而且两者治疗的范围也不一样,所谓“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指的就是其中的区别。

●针灸的起源

针灸医学最早见于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已有疼痛减轻的现象。之后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到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逐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逐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

●针灸治疗的原理①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发凉等症状。针灸选择相应的腧穴和

针刺手法及艾灸温通疗法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②调和阴阳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③扶正祛邪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主要的针灸方法

针法是以针形工具,刺入或按压穴位或患病部位的医疗保健方法;灸法是以燃着的艾绒或其他可燃材料,温烤或烧灼穴位或患病部位的医疗保健方法。上述两者在临床上经常配合使用,合称为“针灸”。

●针灸能治疗哪些疾病?

几千年以来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当中,人们发现针灸的适应症非常广泛对治疗各科各系统疾病均有疗效,具体有:

过敏性鼻炎(花粉、粉尘)、面瘫、支气管哮喘、心脏神经官能症、颈椎病、运动系统慢性疼痛(颈、肩、脊柱、膝等)、抑郁、痛经、头痛、头晕、偏瘫或其它脑病后遗症、带状疱疹、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低血压、阳痿、失眠、偏头痛、妊娠反应、肩周炎、手术后疼痛、经前期紧张症、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扭伤和劳损、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紧张性头痛、戒烟、三叉神经痛、胆结石、泌尿道结石、慢性咽炎、胎位不正、小儿遗尿、网球肘、儿童近视、单纯性肥胖、坐骨神经痛。便秘、缺乳、泄泻、女性不孕、胃下垂、呃逆、尿失禁、男性不育(精子缺乏、精子活动力缺乏)、尿潴留、鼻窦炎等。

●艾灸的作用

灸法又名灸疗。它使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养生美容之功效,由于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养生保健,因此流传很广。主要作用为:

(1)、温通经脉、驱散寒邪:因本法采用上等陈艾,融入中药合制而成。火柔而温,渗透力极强,能温经散寒,以火攻邪。

(2)、行气活血,消瘀散结:对于灸疗法所用的药艾,具有芳香走窜的

特性,燃烧时所散发出的温热与特殊气味,能够快速的开通人体的经络,加速人体的气血循环。

(3)、温补益气,回阳固脱:灸疗法补益强身,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强内通外。灸疗法具有特殊的纯阳之性,能使人阳气足,精血充沛,固体强身,增强人体消化、循环、排泄、生殖泌尿系统机能的作用。

(4)、预防疾病,保健强身:常灸足三里、关元、大椎等穴,能激发人体正气,提高抗病能力,起到保健强身作用。

①、延年益寿保健灸

穴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每穴悬灸10分钟,以各穴位皮肤潮红色为度。灸十天休息一天。连续三个月。使用时注意力要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②、艾灸治胃痛

穴位: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在中脘穴、一侧足三里穴上各悬灸10分钟,以穴位上皮肤潮红色为度。胃痛可立即缓解。使用时要注意力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灸十天休息一天。连续一个月。

●针灸疗法的适用症、禁忌症及适用人群

针灸疗法的适用症是广泛的,特别对慢性虚弱性疾病及风寒湿邪所致病症。如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风寒湿痹、腹痛等症;外感风寒表症及中焦虚寒呕吐、泄泻等。神经系统的中风偏瘫、头痛、失眠等。

血压过高者应使用药物控制后再配合针灸治疗,严重的皮肤病、传染病、心脏病急性期等危急重症亦不宜首选针灸。

头部不宜多灸,大动脉处、心脏部位、静脉血管、不宜施灸;月经期及妊娠期的妇女小腹部、腰骶部,均不宜灸。

对亚健康人群,在中医理论认为是由经络不通、脏腑功能减退导致阴阳失去平衡所引发的一系列症状。针灸可以疏通经络、激发脏腑功能,从而平衡阴阳达到恢复身体健康的目的。

●针灸减肥

中华养生网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明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