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大数据 | 青春期阶段,孩子最需要什么?家长该如何读懂孩子的心?
2018-10-05 07:30 来源:中国网教育频道 成绩 /沟通 /四年级
原标题:独家·大数据 | 青春期阶段,孩子最需要什么?家长该如何读懂孩子的心?
除了针对老师和家长外,这份报告强调了家庭结构、青春期教育、地区教育差异这三方面的问题
调查结果指出:目前,非父母抚养、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依旧存在。同时,家长对于孩子青春期时期的家庭教育状况还有待高,
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编者按
1
在“亲子互动”“学习成绩”方面
父母参与抚养家庭表现更好
随着双职工家庭的增加,年轻父母忙于工作,祖辈和其他人参与抚养孩子的情况越来越多,父母是否参与抚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也到关注。以往研究发现,父母参与抚养对儿童人格的形成、自我意识的建立以及社会化的发展均有积极影响。
本次调查将学生区分为父母参与抚养和非父母参与抚养,并对比两类抚养类型学生接受的家庭教育的差异。
本次调查发现:
第一:父母参与抚养的家庭在亲子互动方面表现好于非父母参与抚养家庭。
亲子沟通方面,父母参与抚养家庭的家长和孩子沟通频率好于非父母参与抚养家庭。
与父母参与抚养家庭相比,非父母参与抚养家庭的四、八年级学生报告“家长从不或几乎不花时间与我谈心”的人数比例分别高 10.7、10.8 个百分点,报告“家长从不或几乎不问我学校或班级发生的事情”的人数比例分别高 10.1、12.0个百分点,报告“家长从不或几乎不和我讨论身边发生的事情”的人数比例分别高 10.2、13.4 个百分点,报告“家长从不或几乎不和我一起谈论电影或电视节目”的人数比例分别高 7.9、15.2 个百分点。
家庭日常交流方面,父母参与抚养家庭的家长在与孩子沟通做人的道理、法律常识、安全知识等方面的频率高于非父母参与抚养家庭。
第二,与非父母参与抚养家庭相比,父母参与抚养家庭的家长在孩子面前的不良行为表现更少。
具体表现为:四年级时,父母参与抚养家庭的家长在讲诚信、讲礼仪和遵守公共规则方面的表现均好于非父母参与抚养家庭的家长。八年级时,父母参与抚养家庭的家长在讲礼仪和遵守公共规则方面的表现均好于非父母参与抚养家庭的家长。
整体上,父母参与抚养家庭的家长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至少 1 种不良行为的人数比例比非父母参与抚养家庭低 4.3 个百分点。其中,讲礼仪方面,父母参与抚养家庭学生报告曾看到家长“说脏话、粗话”和“与他人吵架”的人数比例比非父母参与抚养家庭分别低 4.9、7.3 个百分点;遵守公共规则方面,父母参与抚养家庭学生报告曾看到家长“大声喧哗”“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和“在需要排队的时候插队”的人数比例比非父母参与抚养家庭分别低 6.9、7.5、8.9、4.1 个百分点。
以上结果可见,在父母参与抚养的家庭中,家长在与孩子的沟通、学业卷入、示范作用方面都比父母不参与抚养家庭更好。
因此,父母要抽出时间多参与孩子的家庭教育,更多地与孩子交流和沟通。如果父母很难全身心地照顾孩子,可以让祖辈或其他人参与、提供帮助,但父母需要多与“代抚养人”沟通、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
对于一些由于特殊情况造成的非父母参与抚养的家庭,如留守儿童,社会、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需要给予更多关注,对其“代抚养人”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关怀和心理辅导,尽量减少由父母缺位带来的消极影响。
2
青春期,
父母如何拉近与孩子距离?
青春期阶段的孩子身体快速发育,其生理上的日渐成熟促使孩子在心理上寻求独立自主,对父母的依赖逐渐减少,希望摆脱父母的“控制”。父母难免与孩子产生“疏离感”,甚至感到亲子冲突明显增加。
此外,随着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依赖父母、听从父母的指导,甚至以“批判”和“质疑”的眼光看待父母。
本次调查发现:
第一,青春期阶段的孩子看重家庭的价值和作用,对父母持积极、正面的看法和态度。
八年级学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中排名首位的是“有温暖的家”,比四年级学生选择“有温暖的家”的比例高 10.1 个百分点;此外,八年级学生最崇敬的榜样排名第一的是“父母”,比四年级学生选择“父母”作为最崇敬榜样的比例高 3.3%。
这表明,青春期的孩子更加意识到家庭的价值和作用,对父母持积极、正面的看法和态度。虽然进入青春期,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有所减少、顶撞父母的现象有所增加,但不要被青春期孩子“酷酷的外表”、“冷漠的脸”误导,在他们的心目中家庭和父母仍然占据重要的地位。
第二,青春期学生和家长的观念存在“错位”,家长并不能真正读懂孩子的需求。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