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吻戏启蒙,真的要感谢邓公。一位老一辈革命家李富春少年时代在法国,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见证了水渠纵横的法国浪漫小镇,也养成了接吻的习惯,后来有一次李富春和夫人吃完晚饭在中南海溜达,碰上邓小平,邓小平开玩笑说:“亲一个吧。”李富春与夫人大大方方,来了个深吻。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观念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9年,属于中国人的电影《生活的颤音》堪称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作,或者可以说因为其似是而非地迈出了新中国成立后吻戏的第一步——这部电影第一次有了接吻的意图。说是似是而非,其实因为创作者在最后,把这一意图改为了:女方家长推门而入。这一被无情扼杀的吻,后来有人称之为“最模糊之吻”。
对吻戏,中国人依然心有余悸。
尽管模糊,电影上映时,还是出现了万人空巷,据谢轶群的《流光如梦:大众文化热潮三十年》记述,许多地方为了防止意外发生,临时增派了消防官兵到爆满的影院驻守。据说男女主角接吻时还在嘴上贴了层膜,这更是撩拨人心。
有人回忆说:“终于,男女主人公的嘴唇贴在了一起。所有人都吃力地注视着他们的嘴唇,想证实一下他们的嘴唇上是否贴着一层薄膜。场内静得可怕,甚至可以听到暖气管内回水的声音。但是很遗憾,男女主人公蜻蜓点水般的接吻刚刚开始,便被破门而入的女方父母打断!电影院里一片失望的哗然。”
这一失望的情绪在一年后很快得到了满足。1980年,爱情主题电影《不是为了爱情》出现了被删减到只剩三秒钟的接吻镜头。
这部电影为了避雷,女主角是特意定调为一个“外国元素”的女性,女演员也是在外国留学生中挑选的,有关部门甚至对挑选的女演员有严格的规定:女主角住在成都指定的涉外饭店,除拍戏外,不能自由外出;除了导演外,女主角不能与影剧组其他任何人交谈。这部影片最后杀青的庆功宴,都因此缺少了女主的到席。
女留学生在《不是为了爱情》里为中国电影贡献的第一吻
据传,那场仅有三秒钟的“柴腻死之吻”(Chinese kiss)还是在香山拍摄的,这场戏没有清场,现场屏息平静得只有风声,男女主角对视,相拥,嘴唇碰撞,接着镜头摇出,只剩阳光在树影中斑驳……
1980年春节前,在一些大城市的远郊电影院,《不是为了爱情》低调上映,接着就热映了半年,让当时中国电影界处于相对弱势的峨眉电影制片厂,在当年处下了建厂以来最好的记录——投片成本不到40万,创收至少300万。
可以说,新中国是由一个外国女性,才结束了没有吻戏的尴尬历史。
同年上映的另一部电影《庐山恋》,也被视为中国电影的新篇章。演员张瑜和郭凯敏两人尽管吻得比较含蓄,但也算做当时少儿不宜的“禁片”了。可以说,《庐山恋》这部男女主角皆是中国人的电影更为让民众容易接受,这部电影也成为了当时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庐山恋》
受其影响的中国人不在少数,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上海,会出现这么一个有意思的场景:许多年轻女性,手里拿着衣料和《大众电影》杂志,跑到裁缝店,对师傅说:“按照这上边《庐山恋》剧照中的服装款式,做一套衣服。”此后一段时间,张瑜的发型甚至成为时尚风潮,很多人看了张瑜的电影,争相到理发店要剪一个“张瑜头”。
庐山位于牯岭的电影院索性直接改名叫庐山电影院,每天循环上映《庐山恋》,一放就是20年。这场吻戏,也吹了庐山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