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科技项目“巴铁一号”号称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空中巴士。然而,刚问世就遭到质疑的“巴铁一号”,却在一家名为华赢凯来的P2P理财公司的运作下,成为非法集资的有效手段。
为何频频有人掉入陷阱?
国家对于非法集资可谓十分重视,有关部门不断加大打击非法集资的力度,发布防范警示。那么,为什么还会有投资人掉入非法集资的陷阱?
难以拒绝的“高额回报”,这恐怕是任何非法集资的骗局屡试不爽的重要手段。和银行及其理财产品的利率相比,非法集资给出的回报简直是“赔本赚吆喝”,极易让人动心。
心存侥幸。非法集资在法律上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在司法实践中,主要看三点:一是未依照法定程序向监管部门报备;二是公开向社会不特定公众筹集资;三是承诺高额回报。不少散户选择放手一搏,虽然知道存在风险,但看到那么多人都参与了,就心存侥幸。
忽悠员工招揽客户。有些公司会要求员工去拉理财客户,表示会给予员工丰厚的提成。在公司压力和提成的“激励”下,部分员工会劝说亲朋好友加入,而在高收益的诱惑下,甚至有些员工都深陷其中。
盲目投资。一些投资者对于非法集资工资进行的宣传项目、公司信息、政府政策等内容并未了解透彻,在该公司员工或是亲朋的忽悠之下就盲目投资,结果坠入陷阱。
中老年人易贪图小便宜。大多数非法集资公司之所以把目标对准中老年人,就是因为中老年人好忽悠。给兜鸡蛋、一盒牙膏、几块肥皂,甚至以旅游为名去农家院进行讲座,都可能吸引中老年人的积极参与。
还是那句话:
天上不会掉馅饼!
当生活中出现高息产品时,
一定要提高警惕!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