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生育责任让女性在职场上进退维谷,而事实上,女性还面临着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能力被认可、升迁阻碍等问题,更有职业黄金期工作和家庭平衡的两难。在这些阻碍女性职业发展的因素中,既有刻板的性别认知、角色定位的偏差,又有女性对自我能力的怀疑,以及若隐若现的性别歧视。
职业上要成长,生活上要兼顾,职业女性想要在工作中打造属于自己的天地,一直比男性有着更多的压力和阻力。一位在某国企任副总的张女士感慨道,自认为的理想状态是:专注投入,气度大方,办事得体,健康自信,懂得尺度,在职业与家庭间游刃有余。但是,要做到实在太累了,我一直在负重前行。
职业发展危机
4成女性急需业务培训
职业发展是女性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方面,对于未来女性的职业发展,更需要得到学习培训和政策的支持。本次调查显示,女性在学习和环境支持方面的状况还不尽人意。
在学习需求方面,33.5%的人在工作中有继续学习深造的愿望和机会,有51%的人“有愿望无机会”,有5.4%的人“有机会无愿望”,有10.1%的人“无愿望也无机会”。
被调查者急需培训的项目依次为:业务培训(41.4%)、个人兴趣爱好培训(34.6%)、境外培训(30%)、健康养生培训(21%)、个人学历提升(11%)、育儿培训(7.7%)、妆容服饰仪表培训(7.4%)、信息化计算机网络和技能培训(5.9%)、烹调培训(5.9%)、养老护理培训(4.4%)。
在社会保障服务政策方面,被调查者中有5成人希望通过社会公共政策,改变传统的社会性别文化。有47.3%的人希望政府加快制定相关政策,消除职场中的性别歧视,有53%的人希望逐步改变传统社会性别文化。
被调查者期望出台的女性成才发展的相关政策前四项为:“保护女性公平就业权、禁止用人单位性别歧视”为42.5%、“提高女性生育期间的社会福利保障(包括产假、育儿假、生育补贴等)”为41.1%、“鼓励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建立弹性工作制”为41%、“保障女性上升渠道畅通”为37%。同时,还期望在创业和男女同龄退休方面给予政策的支持。
工作压力影响健康
4成压力大6成亚健康
职业女性比男性有着更多感情、婚姻、职场等方面的压力,若长久积累压力得不到舒缓,将会导致女性亚健康以及多种疾病发生,也会影响女性成长成才。
从压力上看,有9成人有压力,但可以承受。压力非常大、难以承受的占3.9%,有较大压力、勉强还能承受的占39.6%,有一定压力、可以承受占52.3%,基本无压力、挺轻松的占4.2%。
从亚健康看,有6成以上处于亚健康状态。当问及“您感觉自己的健康状况”时,有22.4%的人回答“身心健康”,有65.2%的人回答有“亚健康”,有7.6%的人回答“有疾病”。
“双重角色”平衡难
6成女性为家庭所累
在家庭中她们是妻子是母亲,相夫教子是义务;在企业里她们是职员是领导,尽心尽职是责任。职业女性面临着主妇与职员“双重角色”平衡难的困境。
调查显示,有八成人急需家政服务、老人和病人的护理。在事业与家庭矛盾平衡方面,被调查者最希望得到的社会公共服务依次为:家政服务(51%)、老人和病人的护理(39.3%)、养老机构(29.8%)、托幼机构(20.4%)、晚托班(13.4%)、暑托班(7.9%)、全日制保姆(6%)、寄宿制小学(1.3%)、婚育服务(1.3%)。
同时,被调查者在个人成长发展上迫切需要的支持或帮助前三位是:女性家庭负担过重(62%)、提供培训和提升机会(52%)、社会资源适当向女性倾斜(40.9%)等。
性别歧视若隐若现
近半数称“女性晋升机会少”
职场女性很不容易,即使能力出众,但要获得像男性员工同样的地位和薪资,她们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然而,比这些更辛苦的是她们往往还要承受若隐若现的性别歧视。
调查显示,被调查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在逐步提升。有92.3%的人同意“我对自己能力有信心”,有79.4%的人同意“相信自己会成功”,有29.1%的人同意“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有29.4%的人同意“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有90.5%的人同意“女性的能力不比男性差”。
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的社会性别意识在逐步提高,但在高层领域、提拔晋升、就业创业上,男女不平等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50.6%受访者认为“各领域高层次女性人才比例偏低”,46.6%认为“女性提拔晋升机会少”,46.2%认为“创业和就业中存在性别歧视”。
同时,女性自我歧视也是引发社会性别歧视的原因之一。调查显示,影响女性人才发展的心理障碍依次为:依赖(37%)、容易满足(28.2%)、脆弱(25.1%)、狭隘(24.9%)、保守(23%)、自卑(21.6%)、虚荣(14.7%)、顺从(13.1%)等。这种不良心理倾向使女性竞争意识下降,影响着女性成才发展。
对策
专家呼吁构建女性成才社会保障体系
在大数据解读女性人才发展的现状和困惑后,《上海女性成长成才社会服务保障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组走访了沪上不少专家学者,包括著名社会学家、上海大学教授邓伟志,上海女性人才研究会会长徐佩莉、上海女性人才研究会副秘书长李汉琳以及上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立新等,他们“把脉会诊”后认为,构建促进女性人才发展社会服务保障体系,是女性人才事业发展、家庭幸福的重要保障。
创新机制
确立社会化服务保障框架体系
一是以理论为指导,深化女性成长成才发展的理论研究,推进女性人才学科的建设,形成“政府购买服务、企事业鼎力支持、社会组织承办、女性人才共建共享”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促进上海女性人才有效地开发和利用。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