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崇尚冬季进补,但是立春后进补要适度。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宜食补气的中药材,如党参、太子参、山药、刺五加、白术、莲子、白扁豆、大枣、甘草等。另外首乌肝片、人参米肚、燕子海参、赤箭凤冠等药膳具有升补之效,可适当选食。红枣、薏 米补气养血,也很适合春天食用。阳气虚弱者也可酌情药补,人参或西洋参、党参、太子参、冬虫夏草、黄芪等药物都是不错的选择,它们有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抗衰老的作用。
六、多吃蔬菜养阴
立春时节,阳气上升容易伤阴,所以要特别注重养阴,可以多选用百合、山药、莲子、枸杞等食物。应多吃蔬菜、野菜和食用菌。性平味淡的蔬菜可以平抑肝火,有益养生;而野菜、食用菌大多含热量较少,且富含维生素,多吃也不会过多增加人体热量。
七、适当多吃些辛甘发散之品
中医认为,适当多吃些辛甘发散之品,如葱、生姜、蒜、韭菜、芥菜、不仅能疏风散寒、杀菌防病、助春阳升发。其中,大蒜含有挥发性辣素,可消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肪。洋葱含有前列腺素,有舒张血管及降低血压的功能,还有促使血凝块溶解的作用。芹菜含有挥发油、甘露醇等,具有降压、镇静、健胃、利尿等作用。不过,儿童可能会对这类食物有些抵触,这时可把芹菜、姜末做饺子馅吃,也可以用碎洋葱来炒饭。此外,将洋葱、蒜、芹菜等加热时间长一些可减少气味,但烹饪时间越长,气味儿中的健康物质保留越少。与此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八、立春喝花茶驱寒邪
立春之后依然比较干燥,喝花茶可以帮助驱散冬季聚积在人体内的寒气和邪气。每一种花、草都有其相应的性、味、功效,如果使用得当,花草茶的确有一定的保健疗效,但需根据自身的体质进行调整,饮用过量也会造成身体不适。性温的食用花草主要包括梅花、茉莉花、玫瑰花、月季花、藏红花等;性寒的食用花草主要有夏枯草、金银花、菊花、槐花等;性平的花草主要有合欢花、玉米须、芙蓉花、薰衣草等。在搭配时,那些性温的花草最好不要和性寒的花草配伍食用。除了性味搭配,喝花草茶还需注意身体状况。每一种花草茶都有特别的功效,所以在选择时,一方面需分清自己的体质情况,如热性体质的人,宜选用性寒凉的花草,而虚寒体质的人则适用性温热的花草,对于那些性平的花草则大多都可选用。此外,如果正在服用药物,选用花草茶更应慎重。
九、海鲜肥腻需少食
1、 贝类海鲜等水产品就少吃,因为这类食物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使木气过盛, 容易引发急性肝炎等疾病。
2、肥腻之物要慎食。经过冬季的长期进补,立春之时人体的肠胃一般积滞较重,为了避免助湿生痰,甚至阴津耗损、阳气外泄,此时不宜再吃油腻食物。应当多吃玉米、燕麦等谷类粗粮,生菜、芥菜、芹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以及多汁的水果,以消热滞、和湿滞、平衡消化。
3、不宜食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收敛作用,不利肝气的疏泄。
4、 不可过食大热、大辛之品,如羊肉、猪肉、春笋、鹿茸、附子等,以免耗气伤阴;不可多食腌制的香椿。羊肉具有温胃御寒的作用,是冬天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但过了立春就不宜再吃羊肉了,因为羊肉是大热之物,多吃极易上火,导致胃疼、便秘、咳嗽、黄痰、烦躁、失眠、乳房胀暗示等症状。
新车上市 | 试驾评测 | 车型导购 | 汽车生活
大河车展官方微信
大河报汽车全媒体微信平台
微信ID:dhbqczk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