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饮食养生 > 中华穿山甲“功能性灭绝” 药用、食疗需求引捕杀(2)

中华穿山甲“功能性灭绝” 药用、食疗需求引捕杀(2)

发布时间:2019-09-30 12:37 | 编辑 :中华养生网 | 来源:

  吴诗宝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就现有的人工繁育技术水平而言,在人工环境下维持穿山甲的生存是可以的,但这并不代表繁育技术已经成熟。穿山甲在食物上的特化性较强,在营养配比、物理环境的维持上都有较高要求。

  今年3月,一批被查获的马来穿山甲被送往广东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进行救护。这批穿山甲的食物来源成为包括张思远在内的众多救护人员最头疼的问题之一,除了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的专家紧急制作的一批需要低温保存的特殊配方食物,救护人员还从网上订购了贵州凯里的干黑蚂蚁,并拜托云南普洱的佤族乡亲快递来了当地的白蚁窝。在参与救护到现在的一个多月里,救护人员们爬树或是深入树林寻找、摘取蚂蚁窝并小心运回救护中心一直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吴诗宝称,穿山甲人工繁育的成本较高。“养穿山甲可能比养熊猫更麻烦,也更贵。”

  对于能否通过人工繁育来恢复种群数量,曾岩认为,人工繁育的种群增长时间较长,同时由于中国大陆的中华穿山甲种源数量较少,人工繁殖过程中遗传多样性会快速丢失。此外人工繁育出的种群在野化过程中也可能产生新的问题。“作为环境适应性更强的原生物种,中华穿山甲的种源已经很难找到了,这是非常可惜的。”

  中国穿山甲研究中心主任朱绍和博士认为,通过人工繁育的方式来维持中华穿山甲种群数量其实不是短期内的最优选择,还是应该加强对穿山甲的保护,并从中国台湾或国外重新引进中华穿山甲。

  他所在的团队正在尝试从分子层面去了解穿山甲如何应付病菌或该病菌如何攻击穿山甲的机制,这可能会帮助人们更好地救助穿山甲。

  穿山甲合法需求量依然巨大

  绿会发布的报告称,导致中华穿山甲功能性灭绝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人为因素,除对其栖息环境的干扰与破坏外,因对中华穿山甲鳞片药用、食疗等方面的需求而引发的人为捕杀,也是中华穿山甲数量锐减的另一重要原因。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穿山甲更多地与食物和药物联系在一起。

  “吃、利用和栖息地环境变化是造成穿山甲数量快速减少的几大原因。”吴诗宝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近年来,以入药为主的市场利用是主因。

  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的调查显示,在亚洲,有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由于亚洲本地穿山甲已被消费得所剩无几,非法商人开始从非洲贩运穿山甲。该组织2016年的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全球范围内约100万只穿山甲被捕获,其中约1/10走私到中国。近十年来,中国查获的穿山甲走私案件有200多起,查获活体与死体穿山甲数量15000余只。

  2016年,《国际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贸易公约》(CITES)将8种穿山甲列入附录,即完全禁止国际贸易,该提案已于2017年正式生效。

  随着打击非法贸易执法力度的加强、以及公众宣传教育效果的逐步显现,包括食用、装饰用等在内的穿山甲非法需求已有所降低。

  然而现在,穿山甲合法需求量依然巨大。《中国药典》中记录了中华穿山甲的功能主治包括:消肿溃痈,通经下乳等。在中国,穿山甲甲片可药用,但仅限于定点医院临床使用和中成药生产。

  2008-2015年间,国家林业局每年披露的穿山甲甲片消耗控制量,即批准使用量,约为每年26.5吨左右,相当于5.7万头穿山甲。而CITES贸易数据库记录显示2001-2014年间,中国年均甲片(商业、科研、教育)进口额仅为446千克。这中间的差额只能通过国内库存以及非法贸易来填补。

  数据显示,仅2018年,国内6个海关就共查获走私穿山甲鳞片38.14吨,这意味着约有6万只穿山甲惨遭杀戮,这其中大部分是非洲穿山甲。

  为更好地保护穿山甲,绿会建议取消穿山甲药用标准,从药典中删除,今后不得再用甲片制药。对已生产出的含穿山甲成分的中药成方制剂进行查封,禁止出售。对库存甲片予以公开销毁,彻底消除流入市场的可能。

  取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药用标准此前曾有先例。1993年国务院曾在《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中提出,取消犀牛角和虎骨药用标准,不得再用犀牛角和虎骨制药。

  保护需提高到国家层面

  目前,在穿山甲生活的51个国家和地区,其均被列为濒危物种。中华穿山甲和马来穿山甲更是在2014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极危名单。危险程度仅次于野外灭绝和灭绝。

  按照濒危程度由高到低,受危名录部分可以分为极危、濒危、易危三个细分类别。2016年,大熊猫的濒危等级由濒危被降为易危。

  然而现在,穿山甲在中国仍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推动穿山甲成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工作已经进行了很多年,目前尚未有结果。

  曾岩表示,需要给穿山甲一个明确的身份,以便投入全国的力量加以救护和保护,这将有效减少因技术分散和人工救护分散造成的损失。

  吴诗宝也在采访中称,由于野生穿山甲已经难以找到,因此更应提高救护水平,尽可能地保护好被送到救助中心的穿山甲。“救护工作仍缺少系统性规范,有关部门应该尽快推出统一的技术规程和救护管理制度,对救护主体资质以及救护、放生、后续监测过程中的标准和流程进行规范。”

  一位参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修订工作的野生动物保护专家表示,名录自1989年施行以来一直未进行修订。按照计划,新修订的名录或将在今年年底前颁布,在修订稿中穿山甲是列在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名单中。

  新京报记者 韩沁珂

中华穿山甲“功能性灭绝” 药用、食疗需求引捕杀

中华养生网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明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