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动养生 > 太极 > 苏轼在这刻五个“到此一游” 仅存一处成珍贵文物(2)

苏轼在这刻五个“到此一游” 仅存一处成珍贵文物(2)

发布时间:2018-10-04 16:24 | 编辑 :中华养生网 | 来源:

  “荔峰”石刻,现在的地方是很荒芜,不过据推测,清代时它可能是在山路边的。前两天,我们转来转去,发现石刻往东面去,地势平坦,隐约是有路的。可能,南屏山以前的山路就是这里,大家从九曜山往南屏山去,就从荔枝峰的半山腰穿过去。而“荔峰”,就写在山路边上。

  浦延熙是谁?

  范仲淹是好官的证人啊

  浦延熙的题记,在南屏山北侧荔枝峰山腰处。

南屏山,浦延熙,题名

南屏山,浦延熙,题名

  摩崖为隶书竖行,字龛高96厘米、宽60厘米,字径12厘米。保存状况良好,字迹清晰。

  宋皇祐辛卯,是1051年。季秋既望,指的是九月十六。这一天,浦延熙和李乔,一起游南屏山,留下了这块“到此一游”。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好奇,这两个人是谁?

  李乔,生平无考。至于浦延熙,生卒不详,可以确定的是,他官至员外郎。员外郎,在北宋属于正七品官阶,普通小官。

  听上去很平淡无奇的一个人,但就因为,在那一年的那一天,他逛了南屏山后,留下这么句话,反倒是给历史上另一个人,当了回证人。

  那个人,是范仲淹。

  1049年,61岁的范仲淹来杭州当知府,结果,到了第二年,不只杭州,两浙路(大致包括浙江全境、江苏南部、上海)都赶上了大饥荒,“道有饿殍,饥民流移满路”。

  当年的饥荒,严重到朝廷不得不下诏令,说“两浙流民,男女不能自存者,听人收养,后不得复取”。

  在杭州当知府的范仲淹,想了个救灾办法,就是后人所说的“荒政三策”。

  三策,一个是提高粮食价格。听说能卖高价,各地商人都运米来杭州,从而确保了有粮供应。而且,等到杭州城内粮食爆满,商人只好降价,灾民大大得益。

  一个是大兴土木,比如修寺庙。灾荒之年,工价便宜,既节约成本,又给灾民提供就业机会,解决灾民流离失所之苦。

  一个是赛龙舟,兴旅游。比赛要用船,赛船要人力,工作机会又来了。而且,看龙舟比赛的游客也来了,吃饭、住宿都能赚钱。

  用“三策”,让灾民自己行动起来,干活养活自己,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当时,朝廷非议很多,有人弹劾他,说民不聊生了还大兴土木。朝廷很快派人来查办,派来的京官,可能就是浦延熙。

  浦延熙到了杭州,按理是来“找碴”的,可一看,其它州府饿殍盈野时,杭州却是“里巷康衢,垂髫怡然”,心悦诚服,说“是岁两浙惟杭州民不流徙”。

  杭州城好好的,浦延熙就放松下来,到西湖边游山玩水,挑了个好日子,上了南屏山。

  别看现在名气小,以前南屏山可是风景绝佳之处。

  明代僧人释大壑所撰的《南屏净慈寺志》说:“武林山水,西湖最胜;西湖山水,南屏最胜。”

  也托了净慈寺的福,南屏山在当时,游人纷至沓来。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说南屏山上“小有天园”,风景、建筑一时集萃,称得上珠联璧合。如今的南屏山,“小有天园”只剩遗迹,但山腰石壁的刻痕依旧,远眺西湖,秀美还在。

  可能,浦延熙也没想到,一时兴起留下的这句题记,还给范仲淹的政绩留下了佐证。

  西湖边还有哪些有意思的摩崖石刻?

  宋高宗赵构的“忠实”是写给谁?

  杭州以前有个圣果寺(曾名胜果寺),在凤凰山和将台山相交的笤帚湾尽头。圣果寺,早已被毁,但宋高宗赵构,在这里写了一块“忠实”。

凤凰山,宋高宗赵构“忠实”

凤凰山,宋高宗赵构“忠实”

  “忠实”,楷书平列,高92厘米,宽182厘米,字径85厘米。

  1147年,宋高宗赵构,为什么要在圣果寺,写下这么两个字?

  凤凰山管理处文物科科长洪俊说,赵构当时是什么想法,现在没法确定,只能推测。

  那么,来推测一下。

  1147年,赵构40岁。一种普遍说法,是他20岁坐上皇帝之位,35岁杀死岳飞,五年后,眼看着朝廷无心腹之人可用,又想起了岳飞,提笔写下了忠实二字。

  还有种说法,洪俊说,要从写字的地方来考虑。

  南宋在杭州定都后,圣果寺改成了殿司衙,是南宋禁苑,皇宫的服务机构尤其是御林军,就驻扎在这里。赵构的“忠实”就是写给御林军看的。

  赵构的祖辈赵匡胤,以前就是御林军,后来造反当上了皇帝,从此,宋代重用文官,对武官始终带有戒心,生怕历史重演。“忠实”写给御林军,希望他们忠实于君王,也就是赵构。

  但也有可能,赵构是希望昭告天下,子民团结一心,从连年征战中恢复起来。

  都说“忠实”是赵构写的,但它有个缺憾——没有落款。在“实”的左下角,一块小长方形,应该是落款被凿掉了。

  明代《成化杭州府志》里说“胜果寺有宋高宗忠实亭石刻,在凤凰山之右,或即此书也”。这表明字是赵构写的,但没提落款的事。

  到了清代,阮元编的《两浙金石志》里,提到了“旧本有款,不知何时凿去”。清代《凤凰山圣果寺志·云居圣水寺志》里进一步讲到“旁有金玉图书款,今存空隙”。

  这么来看的话,很有可能是,作为皇帝的赵构写的是金落款,被人给偷偷凿走了。

  慈云岭上

  “乾坤一望”为啥写两遍?

  洪俊说,他一直都想去明代,问问书法家洪珠,同一句“乾坤一望”,同一个山头上,为啥要写两遍?

慈云岭,洪珠“乾坤一望”

慈云岭,洪珠“乾坤一望”

  一块在老玉皇宫内,一块在游步道上,连字体都一样。

  洪俊想来想去,说可能慈云岭改过道,路边写了一块,改道了,不甘心又回来写了一块。

  明代时的杭州城,进城要么走复兴路第一码头,要么走虎跑路、万松岭,最近的路就是慈云岭,八卦田上,翻山到西湖边。因为走的人多,就把起初弯弯曲曲的小路拓宽,修得更好走。

  那时的慈云岭,站到顶上,一面是西湖,一面是钱塘江,那真是乾坤一望,杭州的风景都在了。

  所以,“强迫症”洪珠连着两趟,一定要把“乾坤一望”留在人人都看得到的山路边。

  万松书院

  有美,是因为有美景啊!

  万松书院的芙蓉岩石壁上,有落款“遂宁张鹏翮题”的两个大字“有美”。有美,意思就是这里有美景,一眼望出去,整个西湖尽收眼底。

万松书院,张鹏翮“有美”

万松书院,张鹏翮“有美”

  懂得赏景的张鹏翮,是清代第一清官、治河专家、理学名臣。他“不避权贵,人皆惮之”,先后两任皇帝都夸他。

  康熙帝说他是“天下廉吏,无出其右”。雍正更夸他是“志行修洁,风度端凝。流芬竹帛,卓然一代之完人”!

  吴山上有杭州最早的摩崖石刻

  天天有人爬山、跑步、遛鸟、打太极的吴山上,也“藏”了很多摩崖石刻。

中华养生网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明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