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大寒,杀猪过年。”今天,我国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巧合的是,这一天也是民间传统的“小年”。大寒是一年中最冷时刻,稍稍不注意就会生病,大寒寒气燥邪伤胃又伤肾。那么,大寒节气养生要注意哪些呢?
●大寒御寒适宜食补的食材
>>温补肉类
狗肉、羊肉、牛肉等肉类,含有高蛋白以及高热量,可以有效增加御寒能力。这些食物中不仅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同时还含有碳水化合物及脂肪,因而才具有益肾壮阳、温中暖下、补气活血之效。而且,在大寒养生适量的多吃这些食物,还能使阳虚之体代谢加快,内分泌功能增强,从而达到御寒作用。
>>坚果
坚果油脂含量较高,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并富含磷脂、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中医认为坚果性味偏温热,有补肾健脑、强心健体、御寒的作用,而大寒养生对应的是肾脏,可增强体质。除了帮助身体抵御寒冷外,它也是健脑、美容、抗衰老的有益食品,所以冬季进补多吃坚果很有好处。
>>根茎类食物
大寒养生时节人体之所以会怕冷,主要与体内无机盐的缺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补充无机盐是冬季御寒的关键。根茎类蔬菜多数含有丰富的无机盐,比如像藕、胡萝卜、百合、山芋、青菜、大白菜等,大寒养生这类食物不妨与其他食品掺杂食用。
>>生姜红糖水
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驱寒暖胃的偏方生姜红糖水,尤其是大寒养生姜汤在热的时候才能最大化的发挥它的功效。味道甜中带了一丝辛辣,一口闷喝下,感觉体内的寒气也随之消散。
>>进补小贴士
大寒养生时进补的量应逐渐减少,以逐渐适应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如在吃温补的肉类时,不宜再多吃生姜、大葱等辛散的食物,也不适合大量饮酒。
另外,大寒养生处于冬春交替的时节,人们容易遭受风邪和寒邪的侵袭,大寒养生需要注意防风御寒,在饮食上可多吃红色蔬果和辛温的食物。如红辣椒、红枣、胡萝卜、红苹果等红色蔬果能使人体增加热能,生姜、青葱、洋葱、花椒、桂皮、紫苏叶等辛温食物则有一定温风散寒的效果。
●大寒“运”“气”循环保健如何做
>>精神——心情舒畅
大寒时节,人们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尤其是高龄的老年人。大寒节气恰逢岁末,在春节期间,老年人应注意避免大喜过望,防止心脑疾病的发生。其间,人们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使体内气血和顺。
>>起居——早睡晚起
大寒是整个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人们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生活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护人体的阳气,而晚起则是为了养护人体的阴气。因此,早睡晚起无论对于男人还是女人都是在大寒时节需要注意的事情,养成了良好的生活规律,一方面利于保持体质健康,另一方面利于适应来年生活。
>>外出——防冷辐射
大寒节气,防止冷辐射对身体的伤害是人们必须注意的。预防冷辐射的具体措施是,远离过冷的墙壁和其它物体,睡觉的地方至少要距墙壁50厘米以上。一般情况下,墙壁与室内温度相差超过5℃,墙壁在冬季就可能出现潮湿甚至有小水珠形成,可在墙壁前置放木板或泡沫塑料,以阻断和减轻负辐射,从而保护身体免受冷辐射的损害。
>>习惯——睡前洗脚
俗话说:“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大寒期间除了做到早睡晚起、防寒防风外,还要养成睡前洗热水脚的良好习惯。
“饭后百步走,睡前一盆汤”。入睡前用热水泡脚,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的皮肤和组织营养,降低肌张力,改善睡眠质量,对于预防冻脚和防病保健都有益处。
>>运动——日出后运动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一碗药”,这是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九九”寒冷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人们仍需注重驱寒、散寒。
为防气血阻滞不通,筋脉痉挛抽搐,关节屈伸不利,大寒时节的运动与锻炼上可以在室内或室外进行,适度的慢跑,或打太极拳、八段锦,或打篮球、羽毛球等。其中运动不宜过度和激烈,避免扰动阳气。同时,室外活动不可太早,最好是等太阳升起后,并且隔一天进行一次运动,这样能帮助人们通畅气血,一身俱暖。
>>食补——护脾肾养肝血
大寒时节应遵守“保阴潜阳”的饮食原则,以减咸增苦来调养心气,宜热食、忌生冷,防止损害脾胃阳气。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一些,要摄入一定量的脂类以增加热量,并多食用黄绿色的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大寒后就是农历春节,此时在健康养生上特别要避免饥饱失调,必要时可吃些像山楂一类的消滞食物,也可喝如小米粥一类的健脾食物进行调理。
来源|河北新闻网
编辑|吴繁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