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 | 编辑 :中华养生网 | 来源:

作为一种中医特色疗法,针灸被很多人所接受。现在还有人把针灸当作保健养生的手段,“扎针”频率大大提高,事实上,提高扎针次数,针灸疗效并不能“无限叠加”,身体也不会更加获益。

科学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是一种治病的手段,也有一定的养生作用。针刺疗法必须由具备专业资质的医务人员操作。相对而言,灸法的要求没有这么高,且相对安全、便于操作。

南安市医院康复理疗科主治医师许清朗表示,针灸要根据不同的疾病性质、病情来确定施针疗程,常常针灸并不等于效果最大化,一些慢性疼痛、月经病,周围神经病,在针灸时要有适当的治疗间隔;如果是一些需要天天针刺的疾病,也建议由专业的康复科医生施行针刺疗法,以便有效缓解症状。“出于养生目的,盲目进行针刺疗法,这是不建议的。”

许清朗提醒,针灸的注意事项,患者也有必要了解,不能在过饥、过饱、过劳或醉酒的状态下进行针灸。针灸前要保持轻松的心情,避免情绪过度紧张,尽量不化妆、刮舌苔、喷香水;特别是要在针灸前去一次卫生间,避免针灸后留针出现不适,或针灸腹部时对膀胱产生刺激。

针灸师可将绝大多数疼痛感降低到完全可以忍受的轻微程度,初次接受针刺的患者不要紧张,尽量放松,以利于施针。针进皮肤后一般患者会感到针下有酸、麻、胀、重,或热、凉、痒、抽搐、蚁形等感觉,部分穴位有时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电感或其他针感传导及扩散等现象,这是正常的针刺反应,中医称之为“得气”。“出针后,如果皮肤有少量出血,局部小范围瘀青均属正常,患者不必过度紧张,用棉球按压片刻即可止血。”许清朗说,针刺产生的疼痛感主要是针刺进皮肤时产生的,如果针进皮肤后又感到疼痛,要告诉医师,可能是针尖碰了血管,以便调整针刺方向,避开血管。

患者在进行针刺操作时应取舒适自然的体位,否则留针期间容易疲劳;留针期间肢体不宜再动,以免发生折针、针体移位误伤组织等不良后果。有的患者针后穴位局部有一些不适感,一般数小时内消失。

针灸后要注意不接触脏水、油污等不干净的东西,以避免针眼感染,许清朗提醒患者,不立即洗澡、洗头、接触冷水、外出吹风或吹空调,应充分休息。

中华养生网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明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