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化湿,长夏调养之本
也许在很多人的自然常识中,对于季节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四季的概念。但是从进入酷暑时节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会有不思饮食、身重乏力的现象产生。如果用中医药的观点来解释,则是因为我们身处长夏节气,故而身体会有与脾胃相关的明显症状。恒福堂中医馆创始人郭剑锋介绍说,在中华传统的五行学说中,有木、火、土、金、水五行,到了中医学范畴中,则配之以肝、心、脾、肺、肾五脏,其对应的五季则代表着春、夏、长夏、秋、冬五季。脾为人体的后天之本,五行属土,居中央为中土,与长夏之气相通,主气为湿。
长夏除湿最关键
长夏的概念,首见于《内经》。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脾主长夏”;《素问·六节藏象论》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是故春气在经脉,夏季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脾主长夏”。郭剑锋向记者介绍,长夏属土,夏天属火,火生土,土为火之子。其实长夏是夏天的最后一个时段,它包括夏天的特点,也具有自己的特点,所以长夏时节,除了闷热之外,主要就是湿气重。脾主肌肉四肢,湿气重浊,所以这个时候,容易感觉到四肢沉重,易困倦疲乏。因此,长夏除了要养心养阳气外,还要养脾气,祛湿气。脾喜燥恶湿,人体如果湿气重,有碍脾的运化功能。表现为清阳不升,头觉晕沉,大便稀溏黏腻,肌肉重浊,四肢沉重,人易困乏。
那么,具体来说,身体湿气重有哪些表现呢?郭剑锋分析:
头部:当湿气首先侵蚀的时候,头部是首先会反应出来的部位,当湿邪最初侵袭身体时,会呈现头昏的症状,身体困重,四肢沉重,浑身不舒适,似乎身上附着重物。
关节:如果体内已经侵蚀到关节的时候,关节也会出现一定的病症,部分气血运行不畅,会有四肢关节酸痛沉重、关节屈伸不利等表现。
消化效果:湿邪困扰脾脏,危害其正常运化效果,会表现出胸闷腹胀、食欲欠佳等。而因脾虚运化不利而致使“内湿”时,还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却不想饮水、倦怠乏力等气虚、湿困的表现。
小便及妇女带下,而且大便也会表现得比较稀:湿邪的3个特征就是重浊、黏滞以及趋下,“趋下”,很容易伤及人的腰以下部位,中医的范畴中,小便混浊、大便溏泄、妇女白带过多、阴部瘙痒等特征,都是明显的症状表现。
舌苔:舌苔厚腻是湿病的经典表现,它常在机体还没有表现出突出病态态势时就有所表现。看舌苔以清晨刚起床的最为准确。
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体内肯定是有湿气在侵蚀。大便后总有某些黏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有湿的一种表现。
郭剑锋堂主提醒说,如果是有以下明显的症状的人群,最宜在长夏季节调养脾胃、祛湿养生——
饮食不振、饥不欲食的人;
消瘦、全身机能减退的人;
湿性驱下,大便溏泻、黏腻的人;
小便湿滞、尿液浑浊的人;
白带过多的妇女;
痰多、易咳嗽的人;
下肢浮肿,并且皮肤上有湿疹的人;
早晨起床后感觉身体不适,头晕、脑涨的人;
易出血或时身体有瘀斑的人;
舌苔厚腻的人。
养脾摄生巧祛湿
郭剑锋堂主介绍,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对应自然法则,四时若无长夏之“化”,则草木虽荣而终不成果实,秋既无收,冬亦无藏。“脾主长夏,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则生机可得。人体后天的生存均赖脾胃得以实现,而长夏为脾所主,所以脾的正常功能得以实现,就需要在长夏之季养脾摄生。”
针对长夏之湿,郭剑锋建议此时应做到两防原则:第一就是防湿。应避免与潮湿之气接触,保持机体干洁。第二则应防暑防凉。暑在此时多夹杂湿邪袭人,以致人体中暑、冒暑,此时应避免高温、高热;寒温有度,切勿因贪凉而感邪。《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人体之所以会受湿、暑邪等侵袭,均因机体阳气不足所致。因此,长夏之际,借阳补阳应是一种很好的扶阳治未病之法。
在这个特殊的季节里,我们应该遵循的养生的方法主要有:不要熬夜,白天午睡半小时左右,午睡时间不要太长,时间太长容易妨碍气机,气机不畅易感湿邪;尽量多活动,保持气机畅通,阳气运行旺盛;早晨可食两三片生姜,助鼓舞阳气;主食可把红豆、薏米、山药、茯苓、莲藕、大枣等加入大米或小米熬粥,既可健脾祛湿又可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体液;可以顺其自然适量出汗,排出湿气。夏季是多汗的季节,出汗多,盐分损失多,所以应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所以,此时宜清淡、解暑、酸收,如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等,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一定要注意的是,这些食物都不宜冰镇食用,否则会损伤胃气,更易导致湿寒侵入机体。
暑气厚重,很多人都出现了食欲不佳的表象,郭剑锋提醒说,脾胃虚弱的人,很容易被湿气所困,如果这个季节做好健脾化湿,到了秋冬季节,人体的脾胃自然就会具备抵御寒冷的能力,保障人体健康。“湿证最大的特点就是易反复、难祛除。所以,在饮食、起居方面,大家应该尤为重视。”郭剑锋堂主给我们列举了很多适宜在这个季节食用的食材,如谷物类的有绿豆、薏米、白扁豆、莲子、百合、荞麦、黄豆(豆浆)、红小豆、蚕豆,肉类有牛肉、牛肚、鸡肉、鸽肉、鹌鹑肉、鲫鱼、鹅肉。蔬菜类如苦瓜、冬瓜、丝瓜、莴笋、芹菜、番茄、黄瓜、海带、白萝卜、竹笋、白菜、莲藕,性味平和的蔬菜如胡萝卜、菠菜、黑木耳、香菇、银耳、蘑菇等。“很多人因为这个阶段食欲减退,就会选择一些辛辣燥烈的食物来吃。这同样也是不可取的,大热大补的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蒜等极易对胃肠产生刺激,反而会诱发肠道疾病。我们不妨选择一些温热的食物来进行脾胃的调养,而且,消除暑气,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来一杯热茶解暑,茶叶也最好是选择红茶类的产品。”郭剑锋建议说。专家介绍
郭剑锋,恒福堂中医馆创始人,堂主。中国特色医疗医药学会永久性专家委员;北京杏林仁国际中医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学大师;国家级一级心理咨询师。精通易经,风水学,传统文化,中医中药。
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并结合《易经》文化发展出独特的中医理论观点——“病由心生,病从心灭。”“治病救人有物药、法药之分,物药治身,法药治心。”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