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市场,持续了多少年的“咖啡无战事”局面被打破了。面对瑞幸的攻城略地,星巴克终于放下姿态,向外卖势力妥协。令人意外的是,它竟抱上了阿里的大腿。
王者转身
今夏,每一口咖啡,都能喝出硝烟弥漫的味道。
8月2日,星巴克宣布与阿里达成新零售合作,将由饿了么为星巴克提供外卖服务,星巴克的会员体系将与阿里全部打通。阿里则专门增设骑手,为星巴克提供30分钟订购-送达的服务。
从公布的具体合作方案来看,从今年9月中旬起,依托阿里旗下饿了么成熟的配送体系,星巴克将在位于北京和上海重点商圈的约150家门店试运行外送业务,随后逐步延伸至全国,计划于今年年底前覆盖30个主要城市超过2000家门店,以尽快满足不同市场更多顾客的需求。
其次,星巴克还将与盒马深度合作,基于其以门店为中心的新零售配送体系,共同打造首家进驻盒马鲜生的品牌外送厨房——星巴克“外送星厨”。此举意味着星巴克的“门店”覆盖将进一步扩大,可有效提升外送品质与覆盖范围,并以盒马独特的方式优化消费者体验。
更重要的是,星巴克新零售智慧门店将与星巴克星享俱乐部会员系统打通,消费者既可以在淘宝、天猫、支付宝、饿了么、盒马、口碑等阿里新零售生态里下单,也可以在星巴克自有App下单。未来这些入口还将与星巴克星享俱乐部会员系统连接,互通数据。
换句话说,这次合作不仅仅是此前就传言很久的“饿了么送星巴克”,而是涉及阿里巴巴旗下天猫、淘宝、饿了么、盒马等多个核心业务。诸多环节、流程、细节需敲定测试,非长时间商榷磨合不成。
强大的公司都有鲜明的个性。星巴克数十年如一日,就为提供一杯好咖啡和好的生活方式,而阿里巴巴则始终致力于“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样的公司一旦看对眼,合作就不会浅尝辄止。
被逼无奈
星巴克与阿里一场诚意满满的联姻背后,实则压力驱使。
对于众多食客们来说,泡星巴克,是小资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节目,毫无疑问,这杯名叫星巴克的咖啡,是小资的标志之一。因为它本身代表了一种自由,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贩卖的不是咖啡,而是生活。
然而,瑞幸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久违的宁静。
今年1月,瑞幸咖啡在中国市场横空出世。截至目前,瑞幸已完成600多家门店的布局,还有近1000家门店处于装修状态。对比之下,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为3300家左右,花了12年。按瑞幸的疯狂扩张速度,明年超过星巴克门店数量似乎毫无悬念。
7月11日,瑞幸咖啡宣布完成A轮2亿美元融资,估值10亿美元。据高盛统计,北京瑞幸咖啡55%的门店距离最近的星巴克都不超过500米,16%位于500-1000米以内,可见竞争之胶着。
在星巴克与阿里联姻消息公布的前一天,瑞幸咖啡宣布进军轻食市场,即日起至年底全国所有门店所有轻食一律五折优惠,并将在年底前建成2000家门店。压着星巴克的发布时间,瑞幸肉搏的姿态看来很坚定。
“星巴克之所以要推出外卖业务,一方面是为了应对国内互联网咖啡品牌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也是在迎合新生代的消费需求。”一位餐饮界人士告诉新金融记者:“其实外卖跟星巴克的气质相差甚远,在很多死忠粉眼里,星巴克就是要坐在店里喝,旁边放一个笔记本电脑,或者对面坐一个与工作有关的合作伙伴。”
然而,自从有了外卖,中国餐饮市场变得魔性起来,很多外来者都不得不接受外卖江湖的改造。必胜客、肯德基、麦当劳,这些都是例子。
胜算几何
星巴克的焦虑,隐藏在业绩中的一串串数字里。
星巴克2018财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中国同店销售额下降2%。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两个季度里,该数据分别上涨了4%和6%,去年第三季度星巴克的同店销售额增幅甚至超过7%。
实际上,在中国市场,星巴克还有“每15小时开一家新店”的宏伟计划要实现。
今年5月,星巴克宣布,在未来5年,每年都将在中国大陆新开600家店面。到2022年时,星巴克将在中国230个城市拥有6000家店面。预计在未来5年内,中国区营收增长两倍以上。
只可惜,星巴克的豪言壮志迎来了瑞幸的死磕。不久前,瑞幸甚至发公开信称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涉嫌垄断。作为咖啡界的新人,瑞幸的这波操作真的很符合国内互联网炒作套路。
不过,对于对瑞幸而言,星巴克也是个难扳倒的靶子。
在庞大的中国咖啡市场,星巴克面对的从来都是竞争充分的市场,对瑞幸来说也同样如此,对手远不止星巴克一家。除了老牌的咖啡连锁品牌Costa、太平洋咖啡、漫咖啡以及主打咖啡外卖的连咖啡,还有各大便利店和烘培店在虎视眈眈。
“更难打败的是用户习惯。”上述餐饮界人士对新金融记者表示:“瑞幸的目标群体是年轻的办公室白领,但在办公室,可选择的饮品太多了,果汁、酸奶、奶茶都是咖啡的对手。依靠补贴搭建起来的市场里,用户的真实需求也许并没有那么大。补贴结束后,以烧钱模式圈来的用户和抢占的市场份额能有多少留存,这个很不好说。”
星巴克与瑞幸,一个有空中部队加持,一个携带丰厚弹药,一老一新的咖啡战局里,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