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逛乐园、坐车、住酒店,应以哪种标准购买优惠票?传统而言,国内儿童票主流是以身高为标准,但是对于如今普遍营养状况良好的孩子来说,出去游玩总觉得因为身高而“吃亏”。儿童票标准到底怎样更为合理,成为最近热议的话题。(7月31日《广州日报》)
其实,对于儿童票的购票标准,早在2012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门票价格优惠政策的通知》就提出了青少年门票价格政策:对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儿童实行免票;对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实行半票。
但在实际执行上,大多数地方都把原本是“双轨制”的“年龄或身高”,变成了“单轨制”——即把"身高"作为了唯一标准。对此,我们也不能否认,与年龄相比,以身高作为界定儿童票的标准,其好处就是直观、简单、容易操作,并且在过去,这一身高标准也足以覆盖绝大多数儿童。
而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状况和成长环境的改善,大多数儿童的身高远远超过了享受“免票”或“半价票”的优惠标准。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从1992年到2002年,全国六岁的城市男性儿童平均身高增加了4.9厘米,而到2012年又增加了3.7厘米,达到了1.2米,12岁儿童平均身高已超过了1.5米,14岁儿童的平均身高已达到或接近了1.6米左右。也就是说,时至今日,如果我们还固守着这原有的儿童门票身高标准,显然已经太不合时宜了。
换句话说就是,如果设置儿童优惠票和免费票的初衷是让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儿童享受更多的社会福利,那么这“福利”就应该无差别,总不能说个子太高,就不再属于“儿童”了吧?
儿童门票虽然看起来是“小钱”,但却并非小事。根据多国联合签署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凡是牵涉儿童利益的事件,都应执行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即关于儿童的一切行为,国家、社会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首要考虑,并且还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革,尊重儿童的利益优化。并且,无论是在我国法律法规,还是在通俗的认知里,我们都是以年龄作为标准,来判断一个人是儿童还是少年、青年,那么,在儿童票的认定上,显然以年龄为基准比身高更加公平合理。
至于说如何判断儿童的年龄,笔者认为,在国家有关部门统一规定儿童免票的年龄标准后,对于那些一眼就能明确辨别是“儿童”的,自然无需另外再提供证明。而对于那些“超高儿童”,只要家长养成带孩子外出的时候随身携带能够证明孩子真实年龄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相关证件,比如户口本、身份证、社保卡等。此外,有关部门也可以参照老年证的经验为适龄儿童制作身份证明。
投稿邮箱:spsp2017@163.com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