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得青山见月明——从梵净山旅游热说起
我们要树立绿色财富观、资源观、开发观,把生态优势作为发展最宝贵的战略资源,千方百计保护青山绿水、蓝天净土,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守住底线,走出新路,书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答卷。
梵净山太火了。
昨天一大早,朋友圈看到两条信息:一条是来自江口县旅游部门的预警信息,截至7点55分,梵净山景区游客量已近7200人,已达承载量的90%,呼吁游客到周边景区游玩。另一条是来自梵净山西麓印江自治县紫薇镇的消息,8时左右,梵净山西线游客排起长龙,建议其他游客暂勿前行。
梵净山旅游热已有数年,但在非节假日如此火爆还是鲜见,以往“十一”黄金周游客爆满的情形如今已成常态。就在7月初,巴林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梵净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3处世界遗产和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申遗成功,经各路媒体铺天盖地宣传,梵净山迅速走红,游客纷至沓来也是意料之中。
笔者不禁想起第一次上梵净山时的情形。12年前的国庆假期,我因工作原因上山采访,从铜仁乘坐班车到江口,再转乘到山脚,一路颠簸,人影稀疏。在山门口询问售票处门票销售情况,得知日售票大约两三百张。沿万步云梯拾阶而上,风起云涌,山河壮丽,惜游客寥寥,美景困深闺。原因很多,如交通不便,知名度不高种种,不一赘述。
其实,申遗成功只是梵净山旅游火爆的助推器之一。多年来,铜仁市潜心打造以梵净山为龙头的旅游业,久久为功终结硕果。深层次上看,良好的生态环境才是真正的内核所在。正如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认为,梵净山是珍稀濒危动植物珍贵的栖息地,古老孑遗植物的避难所,特有动植物分化发育的重要场所,黔金丝猴和梵净山冷杉在地球上的唯一栖息地,水青冈林在亚洲重要的保护地。
如今,梵净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繁衍着野生植物和动物达7154种。这和人们的保护有莫大关系。历朝历代官府针对梵净山保护出台了系列禁令,清道光年间贵州巡抚麟庆和布政司按察使李文耕竖立《禁砍山林碑》,“严禁采伐山林,开窑烧炭,以培风水事”,铜仁知府敬文竖立《禁树碑》以示警诫。1984年成功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成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
可以说,守住了青山,才有了金山。这样的实例比比皆是。印江洋溪镇桅杆村,地处偏远,山高坡陡,多年前,村民靠上山砍柴烧炭卖炭谋生,山林毁了,水土流失、滑坡等灾害频发,村民依然穷困。后来,卖炭翁当上种茶人,坡坡发展起茶园,山头披绿,鼓了腰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桅杆村的村民们有了切身的体会。对于喀斯特地貌的贵州来说,生态更是经不得半点破坏。石山上的树,砍了,很可能就再也长不出来了,如同好不了的疮疤,成了永远的痛。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万山的变化会给人们一些启示。这是黔湘边界的一座特别的“山”,山里曾经装满宝藏——朱砂,采冶史有上千年,曾是我国最大汞工业生产基地。竭泽而渔式的资源型之路终不长久,到上世纪末,矿枯竭了,企业撤了,这里一度成了影响发展稳定的“火药桶”。希望,在绿色转型发展上。在各级的关心和政策的支持下,万山人在废弃的汞矿遗址上建起了朱砂古镇,老矿区变成了新景区,死资源变成了活资源,终于找回了久违的幸福感。
绿色,孕育无限生机。发展旅游,是“保生态”的最佳之选,是绿色富民的一条捷径。但也要注意到,旅游资源也不能过度开发,保护好是前提。不然,也难免陷入透支而衰竭的困境,这样的警示有很多。对于梵净山,票价不涨固然好,但长远看,控制游客流量才是真。真正把梵净山的龙头作用舞起来,带动整个铜仁乃至贵州旅游业的持续井喷。这也是梵净山未来发展的应有之意。
多彩贵州,美在生态。生态,是永恒的财富。我们要树立绿色财富观、资源观、开发观,把生态优势作为发展最宝贵的战略资源,千方百计保护青山绿水、蓝天净土,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守住底线,走出新路,书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答卷。(成嘉廷)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