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人群 > 中老年 > 阿拉家门口的红色文化盛宴让市民大呼过瘾

阿拉家门口的红色文化盛宴让市民大呼过瘾

发布时间:2018-07-25 18:27 | 编辑 :中华养生网 | 来源:

  和上海的夏天一样,“阿拉家门口红色文化活动最近很“热”。从“演”出红色文艺感染力,到“讲”出红色文化丰富性,再到“走”出党史教育现场感,这些公共文化大餐让市民大呼过瘾。

  

阿拉家门口的红色文化盛宴让市民大呼过瘾

  图说:明止堂中国字砖馆副馆长顾鹏鸿(图右后)分享讲座

  扬正气

  家门口的好戏弘扬红色精神。

  白玉兰剧场内潮水般的掌声,便能证明近期连演四场的情景诗剧《追寻——黄浦区红色遗迹巡礼》的受欢迎程度。这部由黄浦区文化馆等推出的原创作品,以史诗为载体,以情景再现为手段,通过朗诵、音乐、舞蹈等形式呈现黄浦深厚的红色历史底蕴、动人的革命事迹。无论是《新青年》传播的火种,还是中共一大会址不朽的灯光;无论是渔阳里沸腾着的热血青年的激情,还是黄浦剧场首次响起《义勇军进行曲》的激昂,都传递着光荣与梦想。

  在老西门街道龙门村居委会工作的丁敏洁难忘剧中毛泽东在半淞园送别留法学生的场景以及铁骨铮铮的革命烈士俞秀松。她说,进步青年当年为了救国而奋不顾身,在和平年代我们要传承好这种“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追求。

  

阿拉家门口的红色文化盛宴让市民大呼过瘾

  图说:《追寻》

  接地气

  身边的阅读空间“讲”着红色故事。

  嘉定菊园·双创街的我嘉书房开张第一天,党龄34年的汪绥芬特意来这个家门口的24小时公共阅读空间“打打样”,在主打红色文化的书房内,一本巴掌大小的口袋书《我的一生》引起了她的注意。这本口袋书源自嘉定菊园新区“党员真人书”项目,该项目邀身边有作为、有影响力的党员口述个人故事并与读者面对面地分享。

  《我的一生》记录了菊园新区的97岁的党员老妈妈顾静珠的事迹并配上了多幅插画。她常年带着邻居编织毛衣和数不清的五彩马桶圈,赠送给小区里的孤老和群众。老人用21首原创诗歌记录了自己的经历:前半生经历了磨难:做童工、包办婚姻、丈夫生病;后半生则收获了幸福:子女事业有成,四代同堂。

  

阿拉家门口的红色文化盛宴让市民大呼过瘾

  图说:居民在主打红色文化的我嘉书房(菊园?双创街)阅读

  汪绥芬读着特别有共鸣:“老妈妈特别坚强,面对那么多的坎坷,心态还是那么阳光,也给自己的儿孙做了最好的榜样,这就是我们党员身边的楷模。”身为楼组长的汪绥芬想把老妈妈的事迹分享给自己的儿子媳妇和更多邻居看。

  见她读得如此入迷,志愿者赶紧发“广告”:书房将定期举办党员真人书活动,欢迎参与;书房里专辟的红色主题书籍和杂志区域,也让汪绥芬颇感兴趣,她笑着说:“从家里走过来不超过5分钟,以后要多来读书。”

  聚人气

  红色文化街区办起了定向赛,影响力与日俱增。

  2.68平方公里的徐汇天平街道以多处红色文化地标做文章,并通过H5、短视频等方式让革命遗址和文物史实“活”起来。

  

阿拉家门口的红色文化盛宴让市民大呼过瘾

  图说:定向赛

  从小到大都住在徐汇的90后韩琳刚参加了一场由天平街道推出的“行走中的党课”红色公益挑战赛。她和同龄人在中共地下党秘密电台旧址中破译了革命烈士李白曾发出的莫尔斯密码;在田汉故居前高唱国歌并在老建筑中寻找活动线索;在徐汇艺术馆(原鸿英图书馆)换上“五四运动”时期的学生服装,拍摄创意视频并上传至朋友圈集赞……她晒出的活动照片和视频引发同事的兴趣。受此启发,她的单位正组织更多员工参与新一轮的红色公益挑战赛。

  此外,线上线下同时发布的《漫步天平》地图也给市民自主设计红色游览线路带来方便。如今,淮海中路、复兴中路、岳阳路上总有亲子家庭或者中老年人在微信公众号“天平家园”的指点下,重温红色故事。手机上的一帧帧照片和一道道选择题同样吸引着网友去探寻那些红色文化地标的前世今生。

  【记者手记:看得见记得住】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红色基因”不但密集而且十分全面,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座城市的光荣,人民的骄傲。用故事铭记历史,用细节展示精神,红色基因方能深植于每个人的心中。

  除了黄浦、嘉定、徐汇三区,记者还了解到浦东近期开展了“家门口的主旋律”红色文艺作品配送展演;虹口拟建上海红色文化研究会,汇聚专家学者、民间团体等,推进红色文化的大众化实践和现代化转换;青浦正策划将家门口的红色文化资源与长三角联动……不同的红色文化活动呈现出相似的传播方式:注重故事、多元互动、借力互联网。由此,很多乐在其中的市民感叹道,遍布城市的红色文化更容易被看见了,也更能被记住了。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中华养生网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明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