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健身”风起云涌的江湖之中,近期崛起两个“新贵”,牢牢锁住了许多女性的目光。
50岁以上的大妈,广场舞独领风骚。而在年轻女性的心中,瑜伽稳坐中堂。广场上是老年重金属的嘶吼,大小城市的角落里,是瑜伽馆的香气。
2016年,中国大陆市场上的瑜伽馆数量突破了4万家,不管是一线城市的灵魂,还是二三线城市的肉身,都在瑜伽里面,找到了自己的安慰。
瑜伽为什么在中国这么火?减肥、养生,治抑郁、治疲劳,瑜伽真有这么神奇?
变种的中式瑜伽
尽管古代中国人就已经对瑜伽有所耳闻,但论及第一个在中国开办瑜伽学校的人,莫过于前苏联人英德拉·黛维。1939年,她在于上海开办了第一家瑜伽学校,开办地点就在蒋介石的家中,宋美龄就是她的学生。
英德拉·黛维(右)教好莱坞女星练瑜伽/wikifeet
尽管瑜伽在印度只是少数宗教人士的“修行”,抽象点说,瑜伽追求的是精神和谐;而它在欧美地区成为热潮,是因为瑜伽被作为一种中产阶级生活的象征,经过一番包装之后,摇身一变,成了上海上流社会的时尚。
然而民国时期,民生凋敝,战争阴影笼罩,在这种情况之下,瑜伽完全没有向大众推广的可能,更何况英德拉·黛维来上海也是避难的。尽管官太太们很热爱这门运动,实际上,此时的瑜伽在中国仅为少数人所知。
2014年8月,加那利群岛,一名潜水员在水下练习瑜伽/视觉中国
和很多运动一样,人们有钱有时间,才会去学习。瑜伽的火爆也是乘了改革开放的东风,这种方便、低成本,动作简单、看似容易操作的项目,成为了广大中国女性的心头好。
在中国,瑜伽真正开始火起来,是1985年央视的一档节目。美籍华人张蕙兰的瑜伽教学片整整播放了15年,瑜伽也由此走进了千家万户。
瑜伽在中国如此火爆,很显然有这样一个重要原因,方便便宜。比起动辄要装修数十万的健身馆,一张瑜伽垫子才20多块。在廉价这方面,也只有大妈的广场舞可以匹敌。
瑜伽在中国被刻画成了追求美的方式,并且颇有成效。广场舞跳得是寂寞,瑜伽是为了青春。相较于印度有很多男性练瑜伽,中国则是女性占据了绝大多数。更具体而言,25-40岁的女性是练习瑜伽的绝对主力军。
2017年广西柳州某森林公园,瑜伽爱好者在悬索玻璃桥上秀瑜伽/视觉中国
2016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131个城市中,瑜伽场馆有14146家,但区域分布极不均衡。其中,广东、山东和江苏瑜伽馆数量最多,在1000家左右;宁夏、青海只有两位数,而距离印度最近的西藏,反而瑜伽馆数量最为稀少,只有1家。
这说明,在中国,有钱,才有瑜伽。富裕地区瑜伽馆密集分布,而相对收入较低的地区,瑜伽根本无人问津。
2017年10月24日,练习瑜伽的外籍人士在上海外滩滨江步道上摆出各种造型/殷立勤中新社上海分社 视觉中国
这和瑜伽商业化过程中,被赋予的众多养生功能密切相关。中国“瑜伽”和印度瑜伽的宗教修行完全无关,谈得就是钱,去宗教化的瑜伽在中国也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市场如此火爆的背后,瑜伽行业乱象丛生。2009年国内瑜伽教练的数量为10. 8万人,而2014年这个数字达到了22.5万人,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5.8%。瑜伽教练的增速,比GDP还快。
但由于缺乏国家统一标准,行业内很多人都宣称自己是权威认证,打着外国种种机构的名头,言必称“国际认证”、“印度真传”,号称“一个月代课”、“三个月”出师,殊不知瑜伽在国内压根就不是已立项的体育项目。
2017年3月12日,河南某瑜伽馆教练表演空中瑜伽/视觉中国
不合格的教练,教授的当然是错误的瑜伽。在国内,瑜伽都快被宣传成“包治百病”,减肥、塑形、美容、治疗失眠,甚至辅助治疗不孕不育。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做不到的。上一个有如此江湖地位,大概是卖艺杂耍的“大力丸”。
瑜伽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已经有数不清的或大或小,或严谨或粗糙的研究来佐证。但是,如果仔细深入地审视这些研究,考虑到更多的方面,如利益相关(许多研究为瑜伽机构赞助),如结论难以推广(研究人群局限在某个年龄或某个状态),如方法学问题(随访年限过短或文献发表偏倚等)。恐怕很难得到当今这种“瑜伽百利无一害”的观点。
瑜伽真能减肥?
在中国的瑜伽广告上,最常见的功效就是减肥,练哪瘦哪,局部瘦身不是神话。这种躺着瘦的美梦,又一次刺激了胖子们的神经。
然而真相是残酷的。关于瑜伽的减肥效果,科研界仍不能找出足够有力的证据。许多研究要么针对的人群有限(过度肥胖、年龄过高等),无法推广,要么研究方法上存在问题。一项大型的荟萃分析,通过分析了近800人,得出了瑜伽对代谢性综合征,对脂肪代谢,对血糖代谢并无任何作用。
另一项荟萃分析虽然得出了训练瑜伽一年后平均有3kg的体重下降,但是该作者对自己的结论也不够自信——最后也坦白,这个结论仍缺乏高质量的证据支持。
印度孟买,34岁的Dolly Singh在手术后听从医生的建议开始练习瑜伽减肥/视觉中国
事实上,印度瑜伽从来没说要减肥,它追求是肢体平衡,而非减重。
那问题又来了,如何定义“平衡”? 不可否认,增强柔韧度的训练,当然对健康有利。但许多瑜伽训练者似乎对“肢体平衡”四个字有误解。许多流行的姿势,好处有多少不好说,但受伤的风险却是指数增加。
比如瑜伽中常见的各种过度屈曲和拉伸的动作,尤其是脊柱屈曲姿势,容易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想象三明治,中间的填充物被压扁了,整个锥体骨质塌陷。而且对骨质疏松的患者,这个风险更严重。
一篇来自梅奥诊所(在美国的地位相当于北京协和)的研究用非常详细的一系列病例资料佐证了,瑜伽的过度屈曲姿势是椎体压缩骨折最重要的风险之一。同时该机构还对瑜伽的几个常见姿势进行了说明: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