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融资超12亿人民币,成功进入D轮的Keep探索出怎样的盈利模式?而Keep之后,互联网健身领域还会有王者出线吗?
文/ 李 亚丽 编辑/ 赵 晴
2018年进入下半期,在全民健身热不断升温的时代命途下,过去的半年里,资本对健身行业的青睐依旧热度不减。
健身内容之争下的团课比拼、大数据时代运动处方成热门、人工智能背书下虚拟教练成为可能、碎片化生活瞄准社区场景……在5亿健身人口、7亿运动人群市场远没有饱和的现况下,这些都成为资本持续观察并下注的方向。
生态圈统计自公开资料
然而在资本世界,在这个快节奏时代,即便前景可期,也需要有真实可感的盈利温度来不断给投资人注入强心剂。
就目前来看,在互联网健身领域走到C轮的乐刻、咕咚、悦跑圈等品牌都还在探索更大的盈利可能。此前生态圈曾报道分析互联网公司如何破除“C轮死”魔咒,产品的使用频率的高低、刚需与非刚需、平台效应的强弱、经济模型的好坏、用户规模量级等因素都成为评估企业能否在未来实现规模化收入的重要标准。
而成功挺过C轮融资阶段的企业,在市场占有率、覆盖人群和产品应用场景上的竞争优势,已经被证明存在并可行,于是离摘取D轮估值也更近一步。
7月10日上午,一则创运动行业融资纪录消息的公布似乎拨开了互联网健身行业的曙光:互联网健身品牌Keep获1.27亿美元(合人民币约8.397亿元)D轮融资,高盛集团领投,腾讯、GGV纪源资本、晨兴资本、BAI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跟投。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内互联网运动领域数值较大的一笔投资纪录。
如今成功挺过C轮,跨过了“C轮死”的魔咒,Keep模式成功了吗?
四年融资超12亿,Keep探出怎样的盈利模式?
2014年成立的移动健身应用Keep,在过去的四年中,已累计融资超12亿人民币。
Keep融资概况,生态圈整理自公开资料
据公开资料,Keep最新累积用户量超1.4亿,在流量变现上,Keep早期已进行过广告售卖、自营商城等尝试,然而在短期内盈利效果欠佳之后,Keep在今年3月推出了线下健身房Keepland,以及自主品牌智能硬件KeepKit跑步机。
据Keep官方公示的数据,目前Keepland日常运营满课率达95%,并且有80%的复购率,Keepland单店建立的两个用户群人数达1000。而KeepKit跑步机两个月上线了一万多台,在其官方销售端京东的近4个月里累积评价近8000条,好评度为99%。
这也意味着,新的变现渠道让Keep的亿级流量有了更为可观的价值潜力。这两方面也是Keep在拿到新一轮融资之后主要发力的方向。Keep创始人兼CEO王宁表示,此次D轮融资将主要用于AI产品研发、新业务线加速孵化,并持续强化Keep的内容。
换言之,这次Keep主攻点的是对技术和资本要求都更高的线下运动场景及智能硬件。王宁曾表示,Keepland在2018年会在一线城市全面布局,中期目标是在一线和准一线城市,每个城市达到两到三家。在智能硬件领域,2018年还会推出其它硬件产品,并保持跑步机的迭代。
而在产品体验不断优化、健身内容不断升级、品牌效应不断扩大的趋势下,Keep用户的忠诚度和粘性都相对较高,对其线上商品及课程的购买率也在逐渐提升。基于此,Keep的盈利模式渐渐守得云开见月明,在类似美团的逻辑之下,将最上层的巨额用户量层层转化,步步变现。
这也是促进新一轮资本加持的直接契机。此次Keep D轮融资领投方高盛董事总经理张凯勋表示:
“Keep通过提供出色的线上健身内容服务取得的领先优势在持续扩大。此外,Keep在线下运动健身场景、智能运动硬件等方面的初步探索也取得了明显的突破,已经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紧密结合的运动新生态,未来商业化空间巨大。我们看好Keep的未来,相信Keep可以成为引领年轻一代生活方式的领先运动品牌。”
而这样的盈利模式,是否可复制?或者说,在互联网健身领域,是否有一条路,可以孕育出第二个Keep?
流量为王,创新为道
事实上,上述五种盈利渠道在互联网健身领域都不乏尝试者,Wake瑜伽走通了线上内容付费、咕咚的运动商城成为其主流营收、超级猩猩掀起的团课风潮……可以预见的是,这些变现模式本身极具强大的爆发力。
然而Keep之所以走向成功,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是其日益增长的用户基数,远超同行的流量之王。作为最早进入互联网健身领域的一批,Keep在早期以其免费课程、使用门槛低的亲民形象积累了大量忠诚的原始用户,并在过程中不断强化用户参与感、提升品牌感、优化产品内容,于是得以积累至如今1.4亿的用户量,并被强调“成绩”的资方所宠幸。而且在巨大流量之下,其也可以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价格加入竞争。
Keep模式,其实是移动互联网健身领域的写照,Keep模式走向成功,也成为互联网健身领域的曙光。
然而,在运营模式大同小异的行情之下,要在佼佼者中脱颖而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意味着,要成为第二个“Keep”,如果不是流量王,那么在细分领域提高创新能力变得更为重要。
以近来比较热门的团课之争为例,在超级猩猩带起莱美团课风潮之后,不仅有24小时互联网健身房乐刻加入竞争、新型团课健身品牌Shape塑健身也在短短3个月内拿到数千万天使轮融资,甚至Keep首开的线下健身房Keepland,也将内容定位至团课品类。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