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长沙7月13日电(向一鹏)湖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技术部共建的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3日透露,其探索的鱼类远缘杂交的遗传和繁殖规律并形成共性育种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对鱼类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据了解,远缘杂交可以使不同鱼种的基因组组合在一起,导致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发生显著改变,是创制优良鱼类的重要方法。
“长期以来,在鱼类远缘杂交中缺乏系统的遗传和繁殖规律来指导育种,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盲目性,导致杂交后代死亡、没有杂交优势、难以形成品系等现象。”据上述实验室副主任覃钦博介绍,该项目以中国重要淡水经济鱼类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31个远缘杂交组合的系统研究,揭示了淡水鱼类远缘杂交的遗传和繁殖规律,修正了远缘杂交难以形成可育品系的观点,为鱼类远缘杂交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关键共性技术。
覃钦博介绍,该实验室建立了一步法育种技术和多步法育种技术,利用这两种技术研制了一批两性可育的新型四倍体鱼品系和二倍体鱼品系,创建了新的鱼类种质资源,同时还培育出一批优良鱼类,推广养殖后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另外,远缘杂交是否与物种的形成有关?也是重要的科学问题。该实验室经过长期研究获得了鲤鲂杂交形成鲫鱼和金鱼的重要证据,同时创建了新的鱼类种质资源。
据悉,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湖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8年1月依托湖南师范大学建设运行。该实验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筠于1953年创立,一直以来从事淡水鱼类等水生经济动物的发育生物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为中国水产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完)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