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茂文(前左二)查看患者病历
胶东在线7月2日讯(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 他在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攻研17年,先后获得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他负责建立“山东省烟台地区帕金森病诊疗体系”,这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
他做了大量帕金森疾病的基础研究工作,部分成果已向临床转化,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让患者受益匪浅……
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巴茂文,用17年的努力换来斐然的成果。他说,希望更多的帕金森患者能够得到早期诊断,停止颤抖,过上趋于正常人的生活。
巴茂文(左二)在查房
担忧现状:帕金森不再是老年人“专属”
据介绍,帕金森病是一种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常见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由于其突出特点是静止性震颤,所以又被称为“震颤麻痹”病,多在50岁至60岁以后发病。据统计,全球已有超过1000万名帕金森病患者,而我国就有近300万帕金森病患者,且每年更是新增超过10万病友,近年来还呈现年轻化的发病趋势。
去年9月份,一名来自龙口的36岁女性患者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的现象。特别是做一些系扣子这些较为精细的动作时,右侧肢体明显慢于左侧。该名患者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中风偏瘫”,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效果并不理想。辗转了大半年的时间,才来到毓璜顶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找到巴茂文。
“一般的血管疾病导致的偏瘫患者起病非常急,时间上是以分钟、小时来计算,而帕金森疾病引发的肢体不灵活则是以月来计算,发病比较缓慢。”巴茂文介绍,通过分析患者的磁共振影像学资料,再结合患者的发病症状和病史,当即断定该名患者其实是得了帕金森病。不需住院,药物治疗就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他介绍,中青年人患得帕金森疾病的原因与基因,气候污染、遗传、脑外伤、肿瘤等多种因素有关。对此,巴茂文不禁担忧:对于帕金森病来说,特别是到了中晚期时,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显著降低,常会表现为情绪激动,应激、焦虑时震颤症状加重,这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巴茂文(左三)与同事探讨患者病情
诊疗难点: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在巴茂文看来,得了该种疾病并不可怕,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并给予及时的规范治疗,帕金森病患者可明显减轻症状、预防并减少远期运动并发症,过上趋于正常人的生活。
“帕金森疾病不能被治愈,但是通过正确的对症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延迟疾病发展的速度。但门诊上经常能遇到相当一部分的帕金森病人因就诊不及时,延误了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至于严重影响到之后的生活质量。”巴茂文说,特别是对于一些患病的老年人来说,帕金森已经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可以说,帕金森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人的“第三杀手”。
去年6月,莱阳的一名60岁女性患者因“走路不稳”的主要特征,住进医院神经内科病房。
“当时这名患者的主要特征就是走路呈八字状,根据各种检查的影像资料,排除了正常颅压脑积水与肿瘤等因素,但仍旧没有找到准确的病因。在紧接着的体检中发现该名患者的反应迟钝,双眼眼球不能上下活动。”巴茂文说,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和现有的体征表现,可以断定为“进行性核上性眼肌麻痹”,而这是帕金森综合症的一种。这种疾病的发展很快,只能通过药物对症治疗,并由患者家属做好后期的护理工作。
“帕金森病早期患者非运动症状的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因此,帕金森病医疗的难点就在于早期难以发现和确诊。”他介绍,仅帕金森病综合症中大概就可以粗分为四五十种,每种疾病都有不同的发病体征,都需要医生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来确诊,再给予对症治疗。
巴茂文(左一)与团队分析患者病情
研究成果:获得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帕金森病开始在中青年人群中蔓延,疾病的早期诊断成为难点,成为了巴茂文潜心研究该种疾病的不竭动力。
在临床实践中,他掌握了国内外诊疗技术,从纷杂的临床表现中对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性疾病作出精准临床诊断与个体化治疗,早期诊断率高;对疑难复杂帕金森病诊治水平不断提高,多次在国内省内帕金森病会议上发言及分享病例诊治经验,负责的帕金森病专科门诊成为省内,特别是烟威地区颇有影响力的特色门诊。在搭建临床转化平台上,以构建有生命力的帕金森病临床大数据库为核心指导思想,进行创新性临床科研顶层设计,以解决若干帕金森病诊疗中的瓶颈问题。并将临床研究成果向临床实践转化。通过大会发言、论文发表及成果审报等多种形式展示临床研究成果,扩大学科影响力,提升了学科竞争力。
天道酬勤,他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巴茂文分别于2012年和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他做了大量的有关帕金森疾病基础研究工作,部分成果已向临床转化,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今年年初,他成为“山东省烟台地区帕金森病诊疗体系的建立”这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的负责人。
经验丰富:接诊帕金森患者不下千例
“深化帕金森病应用基础研究,从疾病本身讲,现行的临床实践源于基础研究。基础研究越深入,对疾病的理解才越深入。”巴茂文说,而在两项国自然基金支持下,他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做了大量基础研究工作,部分成果已向临床转化,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造福患者。
2001年,还在攻读硕士学位的巴茂文选择“帕金森”这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作为自己的攻研方向。转眼间,17年过去了,巴茂文临床接诊过的帕金森及帕金森综合症的病人不下千例,这为他积攒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日常的接诊中能够及时准确判断出患者的真实病因。
今年年初,一名70岁的老年男性患者突然出现了小便困难的症状,但在泌尿外科检查之后,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该科医生见老人行走时的步态有问题,建议到神经内科就诊。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