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济南市通过明察暗访,制作《济南市发展环境明察暗访纪实》专题片,直面问题、自揭伤疤,严肃问责、通报曝光,这样一次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追责行动,一场雷厉风行、动真碰硬的问责风暴,抓住了提升发展效能、优化发展环境的关键和要害,充分体现了济南市深化改革、狠抓落实的坚定决心,体现了以严肃问责激发责任担当的鲜明立场。
当前,全省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打造“一次办好”政务服务品牌,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次办好”,是号令也是承诺,是作风也是作为。推进“一次办好”,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深化改革的决心和态度,狠抓落实的积极行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更为关键。但现实中,“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踢皮球、打太极”,各种审批“肠梗阻”现象,在很多地方还不同程度存在。长此以往,损害的必然是党群关系,受阻的必然是改革发展步伐。只有坚持失职必究、问责必严,刀刃向内、动真碰硬,让“不作为”无处遁形、无路可退,才能倒逼形成想作为、敢作为、善作为的良好氛围,把“放管服”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在深化改革、抓好落实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群众,以什么样的作风对待党和人民事业,是对党员干部群众立场坚不坚定、牢不牢固的现实检验。一些“放管服”改革之所以推不开,一些审批服务之所以走不动,一些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之所以难以攻克、消除、疏通,就在于一些干部认为当官是掌权的、是管别人的,不是来服务的,从内心深处没有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想法,在于一些部门抱着权力不放,不愿动自己的“奶酪”,根子是没有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权力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深化改革、抓好落实,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铸牢理想信念、坚定群众立场、锤炼坚强党性,实打实为群众服好务、用好权,干出实实在在的业绩。
问责只是手段,尽责才是目的。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是一场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基础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在抓常抓长、标本兼治上下功夫。加强监督,强化问责,不能只是一阵风,关键是要常态化;不能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利剑高悬、震慑常在,做到深化改革推进到哪里,监督的眼睛就盯着哪里,问责的板子就立在哪里,法纪的利剑就指向哪里。各级各部门和党员领导干部既是被问责的对象,也是问责的主体,始终把精力聚焦到严明法纪上,把干劲集中到狠抓落实上,把热情释放到服务群众上,通过问责整治庸懒散慢、推进作风改进,就一定能唤醒干事创业的责任意识,激发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