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8日是俗称的腊八节。在古代中国,“腊”是重要的祭祀活动,汉朝的蔡邕在《独断》中说:“腊者,岁终大祭。”《礼记》中,也有“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意思就是:腊月是辞旧迎新的日子,举行盛大的庆典是为了向祖先回报一年的收获。因为腊祭在十二月(丑月)举行,所以从秦代开始就沿袭下来,把处在冬末春初、新旧之际的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
提到腊八节,不免俗地就想到“腊八粥”,腊八粥风俗由来已久,自从我国进入农业社会后就开始兴起。清代时期的腊八盛典极为隆重,雍和宫内有一口直径为2米,深1.5米的古铜大锅,重约4吨,专用熬腊八粥。所用粥料品种繁多,有上等奶油、羊肉丁、五谷杂粮以及各种干果等,由内务府总管大臣亲自监督称粮、运柴,从初一开始准备到初八凌晨粥全部熬好为止。
史料记载,每一锅粥用小米12石,杂粮、干果各50公斤,干柴5000公斤,共熬6锅以分送各地。年终岁末的祭祀,亲切表达了中国人一种朴素的、纯真的心理活动,古代人面对大自然的无情考验,认为能平安度过一年,得到丰衣足食应该感谢上天!于是就选择腊月初八这一天,煮上一锅“腊八粥”,借以祭奠神灵、庆祝丰收,也预祝来年有更大收获;同时也让广大民众吃上一碗食疗佳肴,贮备过冬营养,以度过漫漫寒冬。
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腊八粥》中有详细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红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及白糖、红糖、葡萄,以作点染。”证明腊八粥作为中国的节令小吃,其味多样、清香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极好的冬令养生佳品,对病愈、体弱、老幼尤为适宜。
《素食说略》上也说:“腊八粥。以栗子、芡实、菱米、莲子、薏米、白扁豆、松子仁、核桃仁之类与粳米同煮。”对于极度缺乏肉类营养的古代人来说,主要由米类、豆类和坚果组成的腊八粥,含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植物化合物等,可以达到一定的保健养生效果,大家不妨也煮碗腊八粥尝尝。
此外可注意一点,煮粥时要尽量保持谷粒的完整,如此可延缓血糖升高,帮助血糖控制,也比较有饱足感。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