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扁担山镇蔬菜产业基地,连片种植的西红柿挂满果,红红的西红柿让人垂涎欲滴,五六位工人背着背篓,不停地采摘鲜红的果实,待装满后到收购站过秤。
“我昨天摘了1000多斤,有80多元工钱。”47岁的村民王世芬说。刚吃完午饭,她和同伴就往基地赶,快速扎进比人还高的西红柿架中,她家几亩土地都入股合作社,每年除了固定分红,她还到基地里打工,每月有1000多元收入。
村民吴凤玉已经60岁,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土地也全部入股合作社,现在她每天都来到基地上打工。傍晚,吴凤玉背着最后一批采摘的西红柿来到基地管理站,称重后将之前的加起来,一天的采摘量达到900多斤,按每斤0.07元计算,一天收入60多元。她说:“现在家门口也能打工,年底还能分红,这日子越过越有滋味了。”
待所有西红柿过秤后,基地负责人杨秀彪安排工人堆放好,准备第二天上午装车运走。他告诉记者:“我们的西红柿品质好,除了在贵阳、安顺等地直营店外,大多销往重庆、湖南等地。”
近段时间,这里每天都会往外销售二三十吨西红柿,每吨价格3600元—4000元左右。
在西红柿基地边,茄子基地、百香果产业示范园、精品水果基地、蔬菜基地齐头并进,构成扁担山镇现代农业发展的版图,让这里成为镇宁自治县果蔬种植的新标杆。
扁担山镇缘何能迈进蔬菜大镇?镇党委书记韦安道出其中的奥秘:以资源为吸引,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村集体模式,打造山地高效农业产业园区,将扁担山的资源气候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从2015年开始,该镇就引导成立合作社发展蔬菜、精品水果种植,开启扁担山果蔬发展致富密码。今年4月,扁担山镇依托镇政府平台公司——扁担山投资有限公司投资200万元,一次性流转土地1.3万余亩,立足水源丰富及山地气候及地形优势,规划了两个示范园区和一条产业带:沿夜郎洞周边村寨打造百香果产业示范园区;扁担村、洋花村等村寨打造山地特色农业园区;普里村、下硐村、洋花村、扁担村、三甲村、星拱村沿线打造蔬菜产业示范带。
今年5月,贵州新润园林有限公司入驻,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村集体”的形式,实施“土地统一流转、产业统一规划、生产统一管理、成本统一核算,按股保底分红”的发展模式,在扣除生产成本后利润按“1:2:3:4”的比例分成,其中村集体占股10%,政府平台公司占股20%,农户以土地入股占30%,生产经营企业占40%。
目前,扁担山镇农业示范园区内已经种植葡萄、猕猴桃、百香果、黄瓜、棒豆、豇豆、西红柿、茄子、生姜等瓜果蔬菜,蔬菜大镇的名牌越来越响。扁担山镇党委副书记旷伍元说,通过农业园区的发展,农民把土地流转给公司或合作社,到年底参与收益分红,改变原来仅靠种植传统农作物的单一收入方式,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变股金,老百姓发展的内生动力越来越足。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