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7 08:14 来源:画行者-郑泰均 绘画 /历史 /艺术
原标题:论中国水彩画的发展趋势,赏灵动性感的人体水彩画,尽显女人味
在水彩画方面,我国有着悠久历史。历史的久远并不代表中国早就存在水彩画,而是在传统的中国画中,早就有水墨画这种技法。其主要方法是用水、墨、毛笔为主要工具和媒介,在宣纸上绘制图画。这种绘画工具和绘画方式与西方水彩画极为相似,尤其是毛笔的使用和水、色的调和。英国水彩画学者在中国展览的序言中说道:“英国在这种绘画技法上不像中国能以悠久的历史自诩。”没错,如果将毛笔调和水、色在纸上作画这种方式归类为水彩画的话,中国要比西方早1000多年。
我们的先人、祖先早就给我国的这种绘画技法起了名字,叫中国画、山水画、工笔画,其中还有更细致的分类。虽然这种技法可以根据一组湖南省长沙市子弹库一号墓出土的人物帛画追溯到战国时期,但从严格意义上说,那并不是真正的水彩画。但水彩画能在中国如此迅速地“生根发芽”,与其在技法上和中国画的相似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
严格意义上的水彩画,应是起源于西方,而后历经了一系列的艰难险阻,千里迢迢传入中国。这其间翻越无数的险峰并不是最困难的,最困难的是如何逾越文化这条鸿沟。在这里,宗教帮了很大的忙。过去,宗教是文化主要的传播渠道,1579年和1581年,意大利天主教士罗明坚和利玛窦先后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了灿烂的西方文明,还把从欧洲带来的意大利美术印刷品进行展览,其中就有使用不透明色或透明色的水彩画法。正是中国画与水彩画技法上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使中国人对水彩画产生了一种新鲜的亲切感,并且水彩画自身散发出的独特魅力也使中国艺术文化再也无法抗拒。水彩画在传入中国后不久就被借鉴,随后就在这片土地上“遍地开花”。
水彩画艺术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兴起,便展现出了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态势,引起了各个学院、画派的重视。其在传入并逐渐形成独立画种之初的那一时期,在技法上主要以学习西方为主,无论是从题材还是从绘画方式上,都很容易找出西方优秀绘画技法的影子。这种学习,得到了艺术家、艺术研究者的认可。既然水彩画是外来画种,又是在油画等其他外来画种和本土画种都已根深蒂固时才根植于中国,所以想发展和兴盛并不是件容易事。
水彩画在发展成独立画种之前,一直处于地质画或从属画的地位。那时的水彩画不是为了如实地描绘当地风土地貌,就是为一张油画打底稿,因此,其传入中国后难免要面对摆脱从属地位的问题。在这期间,中国水彩艺术家在不断地学习和借鉴中,发现了水彩应注重水与色彩调和后的表现效果,突出画面水彩感等关键要素,并在画面中如实地反映了自己的发现,使中国水彩画以其特有的表现力及其他画种难以模仿的水痕色迹独立于中国艺术之林,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但这种独立,只是画种与画种之间的独立,因为此时水彩画摆脱了从属画的地位,但并没有摆脱从属于西方水彩画的地位。
中国技艺高超的艺术家并不希望自己终身崇拜并为之付出的事业只是在模仿和发展西方的艺术文化,他们希望中国水彩能够有本质上区别于西方水彩画的突出特点,能够发挥出中国的优势,并把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灌注于这新兴的画种之中。当时的中国水彩艺术家提出了水彩画“中国化”的命题。这不仅是中国水彩画发展至今的成果,也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走向。
画家李可染认为,绘画就应“以最大的功力钻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攻出来”。这里所提到的“钻进去”无非就是学习和借鉴,掌握基础和技能,而“攻出来”则是需要极大勇气的,需要抛弃传统与基础技能的束缚,独自去想象、创造,去实现水彩画的“中国化”。要学习和继承古人以及国外的优秀技术,但也必须拥有自己的特点和方向。为了实现水彩画“中国化”的理想,许多水彩画家积极地发挥了想象力与创造力,创作了一批又一批无论从题材还是技法、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具有中国风格的作品。如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主任、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黄铁山,其作品题材多为中国特有的风情、景色,并且在水彩画技法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国画的笔法,使两种方式和谐地融合于水彩画纸上,形成了具有独特“中国风”的水彩画作。
目前,中国水彩画仍处于不断发展、变革的阶段,其发展速度之快、风格变化之猛是其他画种难以超越的。也正是由于这飞快的变革速度,使得许多水彩画家用毕生时间去追逐中国水彩画的发展脚步,而如何让水彩画更贴近中国文化,如何将中国文化更好地灌注于水彩画艺术当中,也是水彩画家终身探求的话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