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养生 > 气虚体质的形成、表现以及如何调理

气虚体质的形成、表现以及如何调理

发布时间:2018-06-13 11:49 | 编辑 :中华养生网 | 来源:

气虚体质的形成、表现以及如何调理

 

气虚体质内脏功能不强,常因外邪或内在饮食积滞产生内热等虚实夹杂之症。“人活一口气”,气虚质是肺、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的化生不足,所以容易累,有点点懒,经常气短、心慌、出虚汗。

 

气虚体质是如何形成的

1

母亲怀孕时营养不足,妊娠反应强烈持久不能进食、早产、喂养不当。或父母一方是气虚质;

2

大病、久病之后,元气大伤;

3

神过劳,长期过度用脑,劳伤心思,思虑伤脾;

4

形过劳,曾经是重体力劳动者或者是职业运动员;

5

长期节食会造成人体摄入营养不足,形成气虚;

6

喜欢吃冰冷寒凉、肥甘厚腻、缺乏运动;

7

七情郁结,不开心,尤其是吃饭时生气。

 

 

气虚体质很有可能被这些问题困扰

1

肌肉松软,皮肉(肚皮、眼皮、屁股、脸)下垂。脾主肌肉和四肢,脾气虚,四肢肌肉就松软无力;

2

气短懒言,疲乏神倦。头晕,健忘;

3

节气变化容易感冒。多汗自汗出虚汗,运动更甚;

4

没食欲,消化不良,经常腹胀,大便困难;

5

面色萎黄或淡白,不开心。头发没有光泽;

6

或者胃强脾弱:食欲很好,食速很快为胃强;同时饭后腹胀明显,容易疲乏无力,这是脾虚难化。

 

 

气虚体质其它常见易患疾病

1

容易感冒:气虚则汗毛孔的闭合功能不佳,容易受风寒;

2

内脏下垂(子宫、胃、肛门等):气不足则不能托举,所以器官容易下垂;

3

肥胖:消化功能不佳,水湿常滞留体内,在皮下堆积;

4

高血脂:消化功能不佳,水湿常滞留体内,进入血液血脂增高。

 

 

日常运动调理建议

气有能量、功能之意,气虚质即能量不足与功能减退。一些柔中含刚的以内养为主的传统健身法如气功、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五禽戏等锻炼方式,有利于养气、补气,改善体质。

 

现代运动项目中有氧代谢运动是气虚质的较佳选择,这种运动中氧气能充分酵解体内的糖分,还可消耗体内脂肪,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常见的项目有:步行、慢跑、缓步登山、游泳、骑自行车、健身舞、韵律操等。

 

 

 

起居饮食调理建议

气虚体质者适宜常吃性平偏温的、具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大枣、苹果、红薯、淮山药、芡实、土豆、山药、莲藕、香菇、鸡肉、猪肚、牛肉、羊肉、麦芽糖、蜂蜜、糯米、小米、黄豆等;

气虚体质者不宜多食生冷苦寒、辛辣燥热等食物,寒凉最伤脾胃;

细嚼慢咽、七分饱;喝水要小口,温饮,否则容易出现脾胃发胀,促生痰湿体质;

不能用峻补,否则容易脾胃积滞。

 

 

气虚体质起居、 精神养生

1

起居有常。谨避风寒,不要过劳。不熬夜;

2

精神养生。遇事不要考虑过多,学会感受直觉,多移情于琴棋书画、唱歌跳舞、朋友交流。

中华养生网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明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