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霁时光
谷雨祭禹
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
有人追赶风景,有人追逐名利,但愿意用十几年时间一心一意追赶二十四节气的人却并不多见,摄影师王远昌便是这样一个人。
在王远昌眼里,节气关乎我们的饮食、健康、农事、日子、气候和自然界变化;更关乎我们传统文化的光大和民族复兴之梦。为何一追节气就是十几年?这场追逐中蕴含着怎样的文化情思?10月10日,深晚记者通过邮件专访了摄影师王远昌。
对古老的二十四节气深怀敬畏之心
1958年生人的王远昌,是一位高级记者、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曾在哈尔滨市党政机关工作,任编辑、秘书、宣传部长、监察室主任、纪工委副书记等。
在长达三十多年游走于中国各地拍摄采访的过程中,王远昌曾多次亲历保持完好,但又实属罕见的节气民俗,这让他对二十四节气一直深怀敬畏之心和难以割舍的情怀。
从2005年起,王远昌和他的团队成员开始将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节气文化传承的即时记录、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上。十多年里,他们搜集资料,实地踏察百余个城市和乡村,二十余个民族地区,走访了数十位对当地节气有深入研究的民间学者。将先贤用几千年智慧讲述的节气变化,融入相应城市中,进行立体多维度延展,集结成图文并茂的节气人文旅游专题,如“宋韵清明话开封”“锦绣小满话姑苏”“舌尖小暑话彭城”“云上芒种话丽水”“大寒迎福话津门”等,给节气注入时代活力,为城市赋予光阴诗意。
成了一个追赶二十四节气的人
王远昌说,在几乎没有任何气象观测仪器的时代,先人们仅凭肉眼观察、身体感受和分析思考,就总结出二十四节气这样一套简练优美的节律。春花开,夏荷摇,秋叶落,冬雪降,相应的宜时雅事、节令美食、节气养生循环往复,在同一片土地上逐次展开,推动四季这个时钟的运转。
特别是在农村,立春说春、谷雨祭禹、芒种开犁、小满动三车、白露打核桃、立冬酿黄酒等节事习俗,仍在应时而动,循环往复地演绎着炎黄子孙不改的一脉乡愁。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人们对节气的认知逐渐模糊,感情逐渐淡薄。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从2005年起,王远昌便无怨无悔地成为“一个追赶二十四节气的人”。
王远昌说,二十四节气入选世界“非遗”名录后,海外媒体常邀他写文章。递交后“麻烦”的事接二连三。编辑环节他要反复解答一些他们似懂非懂的疑问,校正英语的表述。后来他意识到,向海外讲述中国故事,尤其是作为民间活着的、传承着的节气,要直观表达、引人入胜非影像莫属。近十年来,他选择摄影与文字并举,不断更换最高端的专业摄影器材,外国的英文编辑反馈“漂亮极了”“帅呆了”。
追赶节气的过程很苦却乐趣无穷
王远昌告诉记者,自古至今,二十四节气里的各种习俗,能够不间断传承着大多都在乡下、大山深处的民间。如湘西的立秋赶秋、安仁的春分赶社、云和的芒种开犁等。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采访拍摄虽然很苦,他们却觉得乐趣无穷。
比如白露节气期间,北京与河北交界的清水镇小龙门,都要举办“大山白露核桃文化节”。“白露的核桃满仁(人)了”,这是京西高山深处妇孺皆知的一句歇后语,到了这一天,清水镇村民就开始打核桃了。然而,从门头沟区到盛产核桃的清水镇小龙门村等村屯,汽车需在陡峭盘旋的山路行驶约2个小时,路旁常常是高达百米、直立险峻的岩石峭壁,下了车还要走一段山路。
尽管二十四节气的时间已经固定,但王远昌认为其内涵却是动态的、不断丰富的,更是与时俱进的。他们对于节气文化的研究与宣传,也从最初单纯地以纪实的形式“让节气落地”,逐步延展到农事、美食、文学、气象等多个领域,甚至每一座城市的节气基因。
王远昌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在做的是京杭大运河两个端点北京和浙江的二十四节气。每一组作品,都不是千篇一律的百科和空泛地说教,而是更加鲜活地将知识性、可读性、时代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让二十四节气更好地延续与回归。
(本专题图片由王远昌 摄)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