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当脐中上4寸)。
中脘穴的的名词解释
中脘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脉经》名中管。属任脉。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穴在胃体中部,故名。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用。
别名:上纪穴,胃脘穴,大仓穴,太仓穴,胃管穴,三管穴,中管穴,中碗穴。
“中脘穴”:“中”,指本穴相对于上脘穴、下脘穴二穴而为中也,中间也。“脘”,空腔也,这里指的是胃部、胃腑。古人认为本穴位于胃部的中间,所以称为“中脘”……该穴名意指任有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质为任脉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继续向下而行,如流入任脉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中管、中碗名意与中脘同,碗通脘。“上纪穴”:“上”,上部也。“纪”,纲纪之意。上纪名意指本穴对胸腹体表的气血有抓总提纲的作用。本穴物质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在本穴为先聚集后下行,本穴如有对胸腹体表气血抓总提纲的作用,故名“上纪”。“胃脘穴”:“胃”,胃腑也。“脘”,空腔也。胃脘名意指本穴气血直接作用于胃腑。本穴气血为地部经水,性温,与胃经气血同性,可直接调控胃腑气血的阴阳虚实,故名“胃脘”。胃管名意与胃脘同,管通脘。“大仓穴”:“大”,与小相对,大也。“仓”,仓库也。大仓名意指本穴为地部经水汇聚的大仓库。理同中脘名解。太仓名意与大仓同。“三管穴”:“三”,指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三经也。“管”,孔也。三管名意指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三经的冷降之水皆由本穴聚集下流。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它不光来自于任脉上部经脉的冷降之水,还有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三经的冷降水液,故为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中脘穴的的功效与作用
疏肝养胃、消食导滞、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且去眼袋、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的作用;缓解治疗胃痛、腹痛、腹胀、呕逆、纳呆、反胃、食不化、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黄疸、胃扩张等;缓解治疗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治疗慢性肝炎等;缓解治疗喘息不止、恶心、痰多、咳喘、失眠、脏躁、癫痫、尸厥、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治疗烧心等;中脘穴也具有减肥瘦身的作用。而且经常按摩中脘穴就是促消化、促气血的化生源头。你的脸色看起来很红润,延缓女性的衰老。中脘穴的配伍功效
中脘穴配百会穴、足三里穴、神门穴治失眠、脏躁;配膻中穴、天突穴、丰隆穴治哮喘;中脘穴配梁丘穴、下巨虚穴治急性胃肠炎;中脘穴配肝俞穴、太冲穴、三阴交穴、公孙穴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配上脘穴、梁门穴(电针20分钟)治胆道蛔虫症;中脘穴配阳池穴、胞门、子宫穴(针灸并用),治腰痛、痛经、月经不调(子宫不正);中脘穴配气海穴、足三里穴、内关穴、百会穴治胃下垂。中脘穴的疗法注意事项
【艾灸方法】:用艾条温和灸中脘穴5—10分钟,一天一次,可以治疗头痛、失眠、惊风。
【拔罐方法】:用气罐留罐中脘穴10—15分钟,隔天一次,可缓解治疗头痛、黄疸、便秘等。
【刮痧方法】:用角刮法刮拭中脘穴,以出痧为度,隔天一次,可以缓解治疗腹胀、呕吐等。
中脘穴的按摩手法
传统按摩方法:推揉中脘穴3—5分钟,长期按摩。可以改善黄疸、头痛等。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