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块水果假新鲜 黑心商贩化学腌渍门道多
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22日电 (赵佳然)你愿意为自己的“懒”买单吗?
“要不要吃水果?”
“吃!”
“那你自己来洗。”
“……不吃了。”
这是网上被津津乐道的段子,而网友们的评论大多是“是本人无误了”“我和我妈的对话”。
洗水果、切块、摆盘,这加起来只有几分钟的“体力活”,却难倒了一大批人。不送到嘴边的水果,就没有吃的必要?
最近社交媒体上流传着这样一张照片:在一家超市里,水果被切成小块,精致地搭配在饭盒中,摆放了满满一个货架。网友们纷纷转发,并大呼“希望这种超市开在我家楼下!”
切块水果一斤50元,贵吗?
盒装的切块水果在外卖领域十分吃香,然而其价格却也随着人工成本而大大增长。
打开某外卖应用的“果蔬生鲜”分类,可以发现“果切”作为单独选项出现,并标注了“热销”字样。
在一家果切专卖店内,可看到多种不同搭配的商品,其中一部分不标明重量,买家只能以“小份”“大份”或通过商品图来猜测分量的多少。在标注重量的商品中,记者了解到280g的两种水果搭配为18.8-24.8元一份,最贵的达到了近50元一斤。
标价24.8元的水果切块拼盘 中新经纬 赵佳然摄
中新经纬观察到,选择盒装水果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其中大部分为在附近上班的白领。
“我在夏天很喜欢买果切,因为一些水果不好处理,在公司自己切会很麻烦。”一位消费者告诉中新经纬,“一份二、三十块钱,跟奶茶的价格差不多,所以并没有觉得太贵。”
因为加工而价格大涨的热门商品不止切块水果,还有不少网红食品。
在时下兴起的“养生”大潮下,“轻食”“健身餐”等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喜爱。玉米、牛肉、萝卜、西红柿、绿叶蔬菜……这些色彩缤纷的常见食材,以精美的摆盘及其背后的健康理念,轻松获得了大量市场。
据中新经纬调查,在外卖应用中搜索“健身餐”,便能找到多个主打健康食品的店家。而一份以鸡胸肉、牛油果为主食,蘑菇、彩椒、糖心蛋等为配菜的“低卡路里餐”,则会卖到近40元。
同样的例子也发生在饮品上。将红豆、薏米、菊花、玫瑰等材料搭配在一起,便成为了拥有各种功效的“养颜茶”“祛湿茶”等,这些半成品茶包颇受女性、老人等消费者的欢迎,以一款主打祛湿功能的茶饮为例,150g的成品价格为约60元。
“消费升级”的背后是?
水果切块、养颜茶、健身餐……这些商品为什么会备受欢迎呢?恐怕“懒”是最大的原因之一。
“在网上和电视节目里经常看到推荐的养生茶做法,用到的主料也大多是薏米、红豆这些常见食物,但总觉得每天要拿一堆瓶瓶罐罐来搭配,还是有点儿麻烦。”90后的白领陈茉(化名)对中新经纬说,“买现成的茶包只要泡一泡就好了,虽然知道性价比肯定没有自己买原材料高,但就是图个方便。”
陈茉表示,身边很多年轻人选择消费升级的原因并不是“没时间”,而是“不想把时间花在这些事上”。
24岁的小司(化名)每天坚持自己带饭,她的食谱与健身餐大致相同,每餐有3-4样蔬菜,搭配主食、水果等。“我每天大概要花40分钟做饭,只有实在没空的时候才会偶尔叫外卖。”她认为,时间、精力与高额消费之间是取舍关系。“每天花40多元太贵了,自己做的也能保证新鲜。”
小司的午餐 受访者供图
除了时间问题外,吸引人们消费升级的另一因素在于大家对生活观念的转变。在这一点上,社交媒体的力量不可忽视。
“每天都要过得精致一点”“这样的早餐最幸福”……诸如此类的“鸡汤”式语句被商业媒体及自媒体多次引用,而这种“更精致”的生活观念则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拥有这些颜值高、看上去更有‘高级感’的东西,大概会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吧。”陈茉坦言,这类商品的附加价值也许已超过了其实用价值。“偶尔精心摆拍发个朋友圈也挺满足的。”
来源:微博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中新经纬表示,随着95后在消费主力中占比增加,他们的“懒人”属性愈发凸显,“懒人经济”也就应运而生。而商家的做法,正是迎合新生代主流消费群体需求的一种表现。他认为,切块水果类的商品的确有一定的溢价空间,但重要的是消费者是否买账。
贵=好?不见得
即使“送到嘴边”的商品满足了部分消费者的需求,价格也随之上涨,但并不证明它们与高质量划上了等号。
据晋江新闻网报道,福建省晋江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在对街边水果店开展突击检查时,便曾发现过惊人一幕:有商家用明矾对切块水果进行浸泡,来保持水果的新鲜度和脆甜的口感。据店家称,这是业内的“传统手艺”了。
用明矾水浸泡过的水果 来源:晋江新闻网
晋江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市场科科长黄祖强表示,故意往水果里注入添加剂或用添加剂浸泡水果都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而已经包装好的切块水果,则很难引起消费者的怀疑。
“消费者若想图方便省事,建议最好现场购买所需的水果,并交由商家进行洗切包装。”黄祖强建议。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