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容易跌倒摔跤,是因为人过了65岁,生理机能衰退的速度显著加快,尤其是腿部大肌肉、膝关节和周边韧带的运动功能更甚。因此,老年人必须重视提高身体平衡能力,而它取决于腿部的3种力量。
与散步、体操等运动相比,太极拳更适宜老年人。太极拳动作简单,速度缓慢,尤其是步法练习,是在两脚开立的状态下,身体保持中正,缓缓地移动脚步,每移动一步的时间大约是普通走路的3倍,同时步法移动在保持半屈膝过程中进行,重心降低了,对力量的要求就提高了。
●支撑体重的力量
太极拳的主要功能是锻炼腿脚的能力。支撑体重的力,就是维持人体站立,即不至于因地心重力作用而倒地的支撑力量,主要依靠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等肌肉。
老年人发生跌倒事故,多在晚上10时以后到天亮起床之前。这段时间,人的大脑与全身肌肉处于放松状态。长期练习太极拳的老人因为腿部有力,灵活性、平衡能力更好,而且养成了心态平稳、不急不躁的习惯,所以走路跌倒的可能性就少得多。
●两腿向上的力量
人体站立、行走时,除两腿的大肌肉群起作用外,脚掌、脚趾,特别是足趾的“顶”地力量非常重要。太极拳练习能提高两腿及足趾向上“顶起”的力量,尤其是初学者通过练习能迅速提升足趾的顶地力量。
太极拳步法移动时虚脚的脚尖勾起高度达10厘米左右,换步时实脚脚尖顶地,向上、向前发力,使身体向前方移动,脚趾顶地必须有力。长期坚持太极拳练习的老年人,提高了脚掌、脚趾的力量与灵活性,以及维持人体平衡的敏捷度,有效地延缓两腿肌肉的衰退速度。
●保持平衡的力量
人体能保持竖直站立而不倒,原因是由许多肌肉共同协调做功,保持住了平衡。其中,骨盆的稳定力量最为重要,因为骨盆承载着身体上部的全部重量。对平衡起决定作用的是臀中肌与阔筋膜张肌。
太极拳步法练习中一脚支撑体重,另一脚悬空的时间比较长,支撑脚的臀中肌、阔筋膜张肌得到锻炼的机会大增,所以能有效提升人体平衡能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期编辑:汤剑文
“运动助健康”每天为大家推送科学训练、健身知识,最新体育科技动态,本地体育科研活动信息。欢迎关注、留言互动。同意转载,但请明确说明出处。----南通市体育科学研究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