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动养生 > 瑜伽 > 中国电影要构建文化话语权

中国电影要构建文化话语权

发布时间:2018-02-26 12:24 | 编辑 :中华养生网 | 来源:

  在经历了2016年增速放缓之后,2017年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电影质量促进年”,在《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引导扶持之下,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了多方面的可喜变化。一是国产电影在类型化发展上持续发力,涌现了《冈仁波齐》《二十二》等一批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小众题材电影,总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二是国产电影质量稳步提升,单片票房实现突破,还出现了《战狼2》这样的现象级作品;三是票房与口碑倒挂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中国电影市场正逐步趋于理性、走向成熟,向质量回归成为趋势。  

  优质电影唤醒了观众的观影热情,观影人次得以回暖;商业片不再一家独大,曾被贴上“小众”标签的纪录电影、艺术电影,让人们见证了口碑的力量。中国电影跨入“500亿时代”,越来越多的电影人意识到产业的发展还是要靠内容说话,去赢得更多口碑。   

  维持中国电影产业的良性发展趋势,创作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推出中国文化引领的电影标准、价值主张和文化倡导,是国产电影未来发展的终极目标。从发展指标、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上,中国已经成为民族电影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日益成长为全球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着世界电影产业的格局。如何正确处理中国电影“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让中国电影真正体现文化软实力,成为能够被世界接受和尊重的全球电影的一部分,是中国电影进入新时代,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关键。  

  纵观那些影响力遍及全世界的文化符号,无论是好莱坞大片还是日本动画电影,其创作之初都是为了满足本国民众的文化需求,适应当地审美品位和审美倾向的作品,在区域内获得成功之后,又受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民众的关注和喜爱,从而将文化影响力辐射到世界范围内。  

  这无疑给予我们许多启示,要求中国电影人秉持强大的文化自信,从自身发展的现实状况出发,找准自身的优势及不足,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构建中国电影的文化话语权。一方面,要树立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创作风气,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强化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倡导“深度关注现实,共同关心社会,真诚关爱他人”的原创精神;另一方面,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就是要重视衍生产品的开发推广,完善电影产业链条,培养观众观影消费习惯,做大做强中国的电影产业和电影市场。

中华养生网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明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