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听说自己在中国成了“姨”,特蕾莎·梅:三克油,三克油,三克油!
比起英媒给“梅姨”起的各种外号,中国小伙伴太nice了。
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对中国的三天访问,今天进入第二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她。
(以上2图来自中新社)当然除此之外,“梅姨”果然还是当了回“游客”。
她和丈夫菲利普·梅一起逛了故宫▼
在英国驻华大使馆出席了文化招待会,除了观看舞狮表演之外,还亲手给狮子“点睛”▼
参观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农业科技展示园▼
(以上6图均来自新华社)特雷莎·梅还在中国银行接受了水均益的专访。
不过这段采访,在视频里没有出现的一个片段。根据英国《独立报》和彭博社的报道,水均益先是问特雷莎·梅:
“那么你在武汉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你有一个中国外号?”
So, when you were in Wuhan, did you realise that you’ve got a Chinese nickname?
在梅姨回答“没发现”之后,水均益又继续追问:
“很多中国人会亲切地叫你‘梅姨’。你成了大家庭的一员,你喜欢这个称号吗?”
A lot of Chinese people would affectionately call you, in Chinese, ‘Auntie May’。 You’re one of the members of the family。 Do you like that?
梅姨的回复也是很可爱了,连说了三次“谢谢”:
“哦,谢谢。真的,太谢谢了。我觉得非常荣幸,谢谢。”
Oh, thank you。 Thank you very much indeed。 I’m honoured by that, thank you。
(图片截取自央视新闻视频)英媒刷屏“梅姨”外号
彭博社解释最到位
就是这么个“梅姨”的外号,今天在各大英媒都刷屏了……
彭博社:英国首相特雷莎·被告知,对在中国人口中,她是“梅姨”
独立报:中国人在特雷莎·梅访华期间开始称她为“梅姨”
这……《独立报》是不是对“梅姨”称呼的来源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早在梅姨还是内政大臣兼“留学生杀手”的时候,中国网友就已经这么称呼她了啊!
更别提这篇文章小标题解释说,中国人之所以会这么称呼,全都是因为英国代表团在访问中国银行期间,为一项中国基础建设项目带来了价值10亿英镑投资的“可能性”……
且不说10亿英镑买个“梅姨”的称呼听起来有多迷,特雷莎·梅这次来中国,本来就是为英国脱欧后贸易发展寻求合作来的,《独立报》这种把它看做“施舍”的态度,也真是……
其他英媒一定是时刻暗中观察中国网友的讨论内容:
泰晤士报:“梅姨”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大受欢迎
BBC News:中国媒体热切欢迎“梅姨”的到来
(以上4图依次截取自彭博社、独立报、泰晤士报、BBC News)比起前面的《独立报》,BBC的报道就更是跑偏了。文章在引言之后的第一段,就对“梅姨”这个称呼做出解释说,它是“一种代表亲切意味的行话,通常都只留给中国的关键同盟”。
(图片截取自BBC News)文中还用到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环球China Plus的视频来说明,“梅姨”这个称呼现在在中国人里接受度是多么的高▼
(China Plus视频截图 / 以上2图来自BBC News)虽然“梅姨”确实听起来比较亲切,但其实毕竟也还是社交网络上流传的用于,并没有上升到BBC报道的那种地步。BBC你是对“姨”这个字有什么误解……
相比起来,还是彭博社的解释比较到位:
“姨”是中国人对年长女性的称呼,所以这个词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亲热谄媚。但另一方面,这显然比波兰人称呼她的“脱欧女士(Madam Brexit)”和去年大选中得名的“机器梅(Maybot)”要好听得多。
(图片截取自彭博社)一语中的啊!毕竟对很多小伙伴而言,会把特雷莎·梅称呼为“梅姨”,除了念起来比全名顺口太多之外,也是带有调侃意味的。毕竟我们也是一个有雪姨的国度……
不过彭博社这段话里倒是提到一点:英国人和欧洲人,给梅姨起的外号,可真都不怎么友好。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