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动养生 > 太极 > 拳在精,不在多

拳在精,不在多

发布时间:2018-02-02 13:45 | 编辑 :中华养生网 | 来源:

拳在精,不在多

许多人存在会的拳,越多越好,于是,学会了第一套,就要学习第二套,学会了第二套,就要学第三套。学完了少林拳,就要学六合拳。不仅如此,有的人学完了杨式太极拳,就要学陈式太极拳,学完了陈式太极拳,还要学吴式太极拳。

..............................................................................................

总之,会的越多越好。持这种思想的人,还不是少数,甚至一些成名的武术家,也自觉不自觉地渲染这种思想。

如某太极拳名家出版的书中说:自幼习武,某某年跟某大师学习过什么拳,某某年跟某大师学习过什么拳,又跟某大师学习过什么拳。加起来先后学习过五、六种拳。

其实,拳在精而不在多。郭云深先生有“半步崩拳打天下”的美誉,陈发科先生只练陈式太极拳,尚云祥先生只练形意拳,并且注重打刚拳,到晚年曾讲:如果能再活二十年,我还是打刚拳。

刘风春先生只会八卦掌中的定式掌,就成为一代大师,大成拳干脆什么套路都不要,一样成为高手。像以上这样的大师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有打斗经验的人都知道,打斗有多种因素决定,其中,良好的条件反射至关重要。而良好的条件反射是同一种动作,千万次练习形成的。如果今天练习这个,明天练习那个,正确的条件反射很难养成。

即使是同一种拳,也有许多动作,这些动作有些不是用于技击的。看擂台赛就能得出:五花八门的套路,没有几个动作,能在打斗中生效。

北京散打队领队梅惠志先生讲:民间没有高手。他并不是否定民间武术或民间武术师,而是根据多年的比较得出来的。他说:许多民间武师与散打队员较量,往往是一个回合就败北了,他们不是体力不足,就是手忙脚乱,连基本的保护动作都没有。

赵道新先生也讲:在台下,五花八门的拳,令人眼花缭乱,到了台上,都是拳打脚踢加抱摔。在生死存亡面前,谁也顾不上哪些表现自己拳种的花架子动作。

特警的训练更能说明问题,特警不会练这种拳加那种拳,许多练习几十年传统拳的人,有多少人能战胜特警队员?

另一方面,人的主要精力是工作,是创造财富。对绝大多数人来讲,练习武术是业余爱好,是强身健体,不是通过打拳养家糊口。因此,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练拳。在有限的时间里,能练好一种拳,就难能可贵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天下武术是一家”,意思是说:各门各派的武术,虽然形式不同,其理相通。

只重视形式、不重视内容,是得不到武术真髓的。

(广告)

温馨提示:《太极》微信公众号部分内容文章通过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您联系

中华养生网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明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