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9个节气。这一天是寒冷冬季的开始,古语有云:“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此时气候从秋季的凉爽宜人逐渐转为冬季的寒冷刺骨,万物开水趋向伏藏,人体在这段时期也要主张补肾藏精、养精蓄锐。
图/新华网
你在北方的寒夜里大雪纷飞,
我在南方的艳阳里四季如春……
虽然已经是立冬了,
但气温一向强势的福州,
毫无悬念地宣告“入冬失败”!
不过,
气温保持在20℃出头,
也算是很宜(liang)人(shuang)了!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时候的农耕社会是个重要的节日。
辛辛苦苦劳动了一年,大家往往会利用立冬这一天休息下,好好犒赏自己和家人一番,故有“立冬补冬,补嘴空”之说。
立冬这天,北方有吃饺子的习俗,老福州在立冬会吃些啥呢?
“波伦戏”这不是汤圆,也不是元宵,这是“波伦戏”。
难道福州人是“戏精”?立冬都要吃“戏”?
其实,“戏”是糯米团子,然后在黄豆、花生、芝麻、糖调成的豆粉里“波伦”。也就是糍粑在豆粉里翻滚……所以,“波伦戏”也可以解释为:翻滚吧!糍粑球!
又香又甜的“戏”永远是抹不去的家乡味道。
民间有立冬补冬之习俗。每逢这天,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进补山珍野味,说是只有这样到了寒冷的冬天,才能抵御严寒的侵袭。说白了,立冬就是要大口大口地吃肉。立冬这天,北方有吃饺子的习俗,老福州则会全家人吃上一锅羊肉汤。
连江某些地方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意思是说“立冬”的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也不会上火,这样吃甘蔗,一方面可以保护牙齿,一方面也可以起到滋补的作用。连江果然是名不虚传“会吃”的城市。
《黄帝内经》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说,中医认为,这一“收藏”时节尤其适合进补。
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国医堂门诊部副主任医师王虹介绍,在进补前需要有一个调整肠胃的过程,少吃油炸食品,饮食清淡,以蔬菜等素食为主,使肠胃气机调畅,促进消化吸收功能。
“对肠胃功能调整后再进补,则可以大大提高人体对补品的吸收率。”她说。
图/新华网
王虹主任认为,进入冬天后,仍要坚持早睡,熬夜会让身体阳气处于耗散状态,不利于阳气在体内的潜藏与养护,久而出现免疫力降低,易于外感,过敏等等一系列问题。
冬天易便秘与腹痛 需控制饮食和保暖天气转凉后,多数人普遍应激受冷,易感冒,冬季油炸等高热量多,同时运动量少,就很容易出现便秘的症状。
福建省立医院北院(省老年医院)消化内科曾庆新副主任医师说,除了便秘外,肠易激综合征也是冬天较为常见的消化类疾病。“一般这类患者反复病史长,冬天是高发期,晚上被子没盖好,受凉后早晨拉肚子概率大。早晚还要多注意保暖。”
图/新华网
冬天也是呼吸类疾病的高发期,早晚温差大,患流感、肺炎、哮喘的人比较多。福建省立医院北院(省老年医院)呼吸科主任王集红告诉记者,在最近的接诊病例中,有些患者因为登山、有些老人和妇女因为带小孩,身体劳累过度,有些人则因为在运动过程中未能及时增添衣物,最终导致感冒等症状。“要注意休息,别劳累过度。”,王主任提醒广大年轻人,这些症状并非只发生在年长者群体中,平时身体看上去不错的年轻人也要在这一时期多注意提前预防。
寒冷的冬天,对全身器官都是一次全新的考验,有些器官特别怕冷,甚至因此患病。教您为“七大最怕过冬的器官”做好保暖工作,过一个温暖、健康的冬天。
图/新华网
前列腺是男性的“娇嫩”器官,受凉是诱发前列腺炎最常见的原因。前列腺受凉,容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尿无力、会阴部及小腹疼痛不适等症状。
为了防止前列腺“感冒”,男士们在晨练后休息、上班族做公交车、地铁时一定不要坐凉板凳,如果方便的话,可以随身带个棉坐垫,以防前列腺受凉。同时注意小腹部及后腰部的保暖。还要注意,有尿意就马上排尿,不要憋着,平常多喝水。
寒冷刺激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造成心脏收缩力增强,周围血管收缩,导致收缩压及舒张压上升。气候变化时,血压波动性增大,导致脑出血、脑梗死等增多。尤其是中老年人。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冬季比夏季更难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最好在入冬时做个血压监测,根据情况调整用药量。入冬后,晚上早点睡。
图/新华网
心脏就像人体的发电机,到了冬天,为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它更得加倍努力工作。
寒冬季节,室内外温差大,加之气候干燥,人的生理机能反映比较迟缓,时常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这样就加大了心脏的负荷。
因此,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护好头部、手部、脚部。
冬季寒冷、干燥的空气,都要经过“肺”这个气体交换站进入体内。此时不加以保护,不仅会诱发咳嗽等一些呼吸道疾病,还非常容易落下病根,导致来年复发。
图/新华网
积极补充水分有助于养肺。补充水分的渠道既包括大量饮水,也包括从呼吸道“摄取”水分。此外,自古有“秋冬毒雾杀人刀”的说法,有晨练习惯的老人最好等9点之后,阳光明媚雾气散去再锻炼。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这时正是脾胃病的高发期。天气变冷,胃本身也会有些倦怠,如果食用过冷、过生、过硬的食物,会给胃带来额外的负担。
此外,冬季人体的代谢变慢,如果此时过度进补,比如吃太多难以消化的大鱼大肉和补品,也容易把胃累坏。
因此,从饮食上来说,冬季要多吃温软、易于消化的食物,并尽量做到少食多餐、睡前3小时内不吃东西,让胃可以劳逸结合。
鼻子是人体整个呼吸系统的“窗户”和“换气孔”。冬天鼻黏膜直接接触冷空气,鼻子的“屏风”作用也容易变差,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几率。此外,冬天也是慢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让许多老病号苦不堪言。
为了帮鼻子顺利过冬,可每天坚持按摩鼻翼。在空气质量较差的雾天,或从温度较高的室内外出时,最好戴上口罩。
人体中的耳朵、鼻子、手、脚都处于神经末梢,血流量少,因此到了冬天格外怕冷。耳朵是五官中最“怕冷”的器官。
图/新华网
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外出时带上耳罩,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耳朵受冻后,不宜热水热物敷贴,这样会导致症状加重。
立冬时节,天气逐渐寒冷,但许多运动爱好者依然热情不减。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