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季养生 > 节气养生 > 立夏养生 > 立夏之季 老人需养“身”养“心”

立夏之季 老人需养“身”养“心”

发布时间:2018-01-31 02:34 | 编辑 :中华养生网 | 来源:

(原标题:立夏之季 老人需养“身”养“心”)

2016年5月5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历书云“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这标志着华夏大地开始进入夏季。此时,天气逐渐炎热,万物繁茂,人们的生理状态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老年人更是因为抵抗力弱、适应力差等在这个气候多变的天气里,特别易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顺四时是养生的首要原则,养生专家建议大家要顺应阳气壮大的环境,注重立夏养生,保持心静,同时注意饮食起居的调养,平和过渡到夏季。

夏季易伤“身”伤“心”

头痛、失眠、烦躁、坐立不安、没食欲……每到夏天,有不少老人总感觉浑身不适,尽管努力去调整,往往适得其反,却更加情绪烦躁、爱发脾气、郁郁寡欢。老年人出现这样的情绪状态,心理学上称作“情绪中暑”,又叫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

“炎热夏季,昼长夜短,暑气灼人,老年人很容易生病。”成都市中医名医馆治未病中心主任曾上劼解释,立夏之后,天气逐渐炎热,很多老年人一不小心就会出现乏力、头晕、心烦等症状,甚至还会被中暑、食物中毒、呕吐、痢疾等多种疾病困扰。

夏季,老人不仅身体容易“受伤”,心情也容易“上火”。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专家何江军表示,人的心理、情绪与躯体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炎热的气候体内缺水,人体电解质代谢会出现障碍,影响到大脑神经活动,使人出现烦躁不安。特别是初夏之时,老年人气血易滞,血脉易阻,容易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

健康饮食保证睡眠

面对即将到来的高温烈日,曾上劼根据自己30多年的临床经验,针对老年人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做好立夏养生,给出了有效的建议。

适宜着装:立夏时节,虽说夏季到来了,天气逐渐炎热,温度明显升高,但此时早晚仍比较凉,日夜温差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衣物的选择上,最好选择透气性好的,质感舒适,宽松的棉质衣物。

出门防晒:白天出门,更要防止被烈日强光过久地直接照射,外出最好戴个草帽或打把遮阳伞,最好不要穿凉鞋或拖鞋,选择薄的棉袜、布鞋为宜,既吸汗又防滑。

合理饮食:夏季一般都会食欲低下,通俗称谓“苦夏”,老年人更是如此,加上原本老年朋友的消化功能就比较差,所以在这种阳气盛、阴气衰的季节,更要多喝水,多食用容易消化、清淡、营养的食物。忌生冷、辛辣,少食“三高”食物,保证米饭,多吃时令蔬菜。

保证睡眠:“睡眠是最好的补药”。不同的季节应该顺应日落变化起居,成人要保持每天六到八小时的睡眠,中午半小时左右午休,老人和小孩需更长,以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

适当锻炼:“汗”为心之液,立夏后,人本易汗出。立夏时节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老年人不宜选过于剧烈的运动,可选择如太极拳、太极剑、散步、慢跑等相对平和的运动。

清热防暑:夏季酷暑炎炎,老人要尽量避免日光直射,室内注意通风清爽,保持空气新鲜,要避免长时间呆在空调房或电风扇直吹。身边应该准备一定的清热解暑药,如清凉油、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也可以做些绿豆汤、酸梅汤等用来消暑。汗多时,适量喝些淡盐水,补充水分和盐分。

“五要”治疗情绪中暑“在立夏之季要做好自我调节、笑口常开。”健康是双重的,一方面是身体的健康,另一方面是心理的健康。为预防老人“情绪中暑”,何医生开出了“五要”处方。

要“静心”

“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越要心静,尽量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遇到不顺心的事,第一时间离开现场,并学会情绪转移。心烦意乱时,建议闭目听一段轻音乐,畅想蓝天、大海、森林等画面,以平静心情。

要“养气”

老年人风雨人生几十载,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都要保持不急不缓的动作,让呼吸均匀有序,“气”自然就“和”顺了,转化为足够的能量,身心舒展放松,“心”自然平静。

要“宣泄”

在所有的气愤之中,最伤人的是“生闷气”。科学家认为,“生闷气”有强烈的致癌作用。为此,一定要找一位最贴心的亲人或朋友,把心头之气吐露出去。

要“自信”

夏季因天气原因,体弱的老人易旧疾复发。特别当疾病缠身时,必须不断地激励自己,树立必胜的信念。自信是一种治病的良药,是驱散烦恼的武器。

要“快乐”

当心情烦闷时,老年人可以选择钓鱼、下棋、唱歌、跳舞、写字、看报、与朋友聊天等方式寻找快乐,恢复良好的心态。 本报记者 邓婧

中华养生网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明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