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前某招聘网站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74%的在异地工作的职场人有回到家乡发展的意愿,其中在异地工作3至5年的职场人占了多数。一些异地工作的职场人在接受调查时表示,如果在自己家乡能得到同等的职位和薪资,没有必要非在一线城市苦苦打拼。还有的职场人表示,家乡的充足人脉,加上在异地积累的工作经验,有助于自己在家乡得到更好的职位和薪资。
白领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早在去年,另一项调查就显示,八成白领有逃离“京沪穗”等大城市的念头。在房价一路飙升、物价飞速上涨、薪酬纹丝不动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在思考:“我留在一线城市的意义何在?”
黄先生:为小孩读书,举家回迁
黄先生和妻子在海珠区打工多年,夫妻俩在同一个厂工作,由于老板也是黄先生的同乡,开出的单价不比周围其他厂低,于情于理之下,黄先生一直没有挪过窝。服装行业基层打工者的工作时间长,一天一动不动地要坐上十个小时,为了多赚一点钱,黄先生一家把大部分的双休日都用在了上班。
夫妻俩在广州打工,亏待了家里的孩子。自从小孩上一年级后,家里的老人想管都有心无力。看着越来越调皮的儿子,黄先生决定,为了小孩读书,举家回乡。黄先生的遭遇是目前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的烦恼,小孩带来广州读书,上学的成本和高考的限制,无法承担与突破,而如果放在老家寄养,无异于“放羊”,于心不忍。
罗先生:回乡发展,寻找事业突破
罗先生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下海”的人,在珠三角打工十余年,跑遍了珠三角各个二级城市。2007年开始,罗先生不当“打工仔”开始创业,自筹资金与人合伙开了一间店铺,出售各种机车。在罗先生看来,打工的日子没有出头,想赚点钱还得做生意。
但做生意并非都能赚大钱。开始时,罗先生的生意还算可以,2008年至2009年,金融危机袭来,罗先生的小店也未能幸免,许多制衣厂相继倒闭,机车生意很难做。几年折腾下来,小店也只能是养家糊口。
一番比较之后,罗先生选择回家,希望能利用在广州的资源,在家乡能寻找突破点。但家乡的创业依然举步维艰。
小黎:工资待遇没有吸引力
如果要论打工的“资深”,小黎可以算上一个。自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初中毕业后,小黎就过来广州“混天下”了,天河、黄埔、番禺等多个区都有他打工的身影,做过的工作既有电焊工、也有技术员。
技术员是小黎在广州最长时间的一份工。由于跟随一个小老板,小黎很长时间成为老板身边唯一的一名工人,包揽了厂里一切事务,从原料进厂、加工配料再到出厂装车。后来,由于生意不景气,小老板的企业倒闭,小黎只好另找出路。在广州多年,小黎的工资一直没有太大的“长进”,而家乡越来越多的工厂,已经可以提供广州的工资待遇了。小黎的家人也希望他回去做点事,于是,前不久,小黎结束十几年的广州打工生活,回乡了。
王婷:大城市没有归属感
王婷是土生土长的海南人,在深圳从事op(旅行社的一个工种)职业七年多,每天的生活是上班和下班,高昂的房租和生活的重压使她感到沉重。今年,王婷做了回家的决定,并在家乡做起了电脑销售。回到海南,王婷觉得生活节奏慢了下来。最重要的是在大城市里让她感觉不到归属感,亲人都不在身边,总像是飘在外面。而且,在外面工作这么久了压力也很大。现在,一些二线城市发展起来,王婷觉得回家工作也挺好,而且家里环境也更舒适。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