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医药文化资源和当地生态资源结合起来,催生中医养生保健旅游产业,以达“医疗美容旅游去韩国,中医养生旅游来甘肃”目的。如今,这个设想,乘着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东风,正在该省部分地区落地。
庆阳:岐黄中医药文化生态园初具规模
岐伯与黄帝,历代医家奉以为祖,岐黄论医,诞生了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华医学的理论基础,岐黄也因此成了中华医学的代名词。
“据史料考证,岐伯就出生在庆阳市庆城县,庆阳是大家公认的‘岐黄’故里。”庆城县卫生局副局长时志军说。2012年,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命题。甘肃省卫计委适时提出,将甘肃丰富的中医药资源与旅游开发相融合,带动相关产业同步发展,把甘肃打造成中医养生保健旅游目的地。
岐黄故里庆阳市庆城县率先行动。2012年3月,岐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开建。2013年9月开门迎客。“这是全国唯一一座以岐黄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游客还可亲身体验。”时志军介绍,博物馆是庆阳市和庆城县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岐黄中医药文化生态园的组成部分,除了展示中医药文化,还要吸引游客,把游客留下来。“文化只能做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把人引来、留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这才是目的。”时志军坦言。
博物馆主馆以岐黄中医药文化为主题,分4层,设4个展厅、11个展示单元,通过壁画浮雕、场景再现、文物古籍、中药材标本、中医药用具等物品,梳理展示了中华智慧的源头、《黄帝内经》的形成和各家学派与中医的关系、商周到民国时期的中医药发展。中医名医馆聘请名老中医坐诊,开展慢性病的中医诊疗及小针刀、埋线、牵引、针灸等简便验廉的中医适宜技术。中医养生体验馆为游客提供药浴、足浴、按摩、推拿、刮痧等中医药理疗保健服务。
在岐黄中医药文化生态园内,岐黄中医药文化运动公园等系列景观初具雏形。占地260多亩的岐黄百草药用植物园,经2年培育,已有收益。园内种植305种中草药,2012年以来,作为临床教学基地,已接待多批来自省内外各医学院校的师生。种植的中药材除供人参观、学习外,一部分作为原材料出售,一部分还可制作成标本,收益更高。
2013年底,在兰州研修学习中医的14名乌克兰医护人员走进岐黄中医药文化生态园,参观、学习、体验,一路走来,对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有感受。
“在这里,不仅可以直观了解中医文化,还能看病,采药、熬药,真是个旅游养生的好地方。”乌克兰医生玛丽娅兴奋地说。
“生态园整体建设计划投资6.5亿余元,这只是庆阳发展岐黄中医药文化产业的一个窗口,我们的设想还多着哩。”庆阳市卫生局局长刘聪表示,目前,依托岐黄故里这一中医药文化资源,庆阳市政府牵头,财政、发改、卫生、旅游、农牧等部门联动,正在努力建设三个基地:中药材生态产业示范基地、岐黄中医药养生旅游基地、岐黄中医药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力争在全国打响岐黄故里品牌。
平凉:中医养生体验成为旅游新名片
“神奇崆峒·养生平凉”,是平凉市主打的旅游品牌,并将中医养生作为一张旅游新名片打造。在养生旅游线路的设计中,平凉市将中医养生体验游纳入其中,强力打造推介。目前,皇甫谧养生院、平凉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庄浪县中医养生馆、灵台县皇甫谧中医院、华亭县中医院等中医药机构、养生场馆已成为中医药体验目的地,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中医养生服务,让游客体验全新的养生之旅。
“别看我们医院小,西安、庆阳、宁县等周边的病人都寻着来呢,一方面是冲着皇甫谧故里这个名头来的,一方面也是疗效好的缘故。”灵台县皇甫谧中医院针灸科主任毛长兴自豪地说。
在这所只有300张床位的县级中医院,中医针灸科有100张床位。毛长兴每天门诊量有四五十人,皇甫谧故里名号吸引了不少病人,甘肃中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科班出身的功底更受认可,此外,收费低,一次治疗最高不超过35元,几个疗程,病情便能明显缓解,患者自然越来越多。
灵台县还深挖皇甫谧针灸医学在健康、养生领域潜力,确定建设皇甫谧针灸养生基地的战略目标,提出通过开展针灸治疗、针灸医学研究、针灸技术培训、针灸休闲养生开发,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把皇甫谧文化转化为产业链条,形成经济优势的发展思路。目前,皇甫谧中医针灸养生产业园规划方案已招标,规划编制也正落实。
随着中医养生旅游名片日益打响,2013年,平凉本土旅游逆势上扬,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69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6.3%和26.5%。
规划:建中医药生态保健旅游产业体系
“力争通过3年建立甘肃中医药生态保健旅游产业体系”2013年10月18日,《甘肃省发展中医药生态保健旅游规划纲要》印发,明确了该省打造中医养生保健旅游目的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在全省风景旅游区初步建立以中医养生、中医保健、食疗药膳等为主要内容,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发挥生态优势为基础,以优化养生环境、发展养生经济、弘扬养生文化为重点的中医药生态保健旅游产业体系,通过建设中医药生态休闲旅游景区、休闲养生、养老基地和中医药生态养生乡村,形成“食养”“药养”“水养”“沙养”“文养”“中医适宜技术”等特色中医药生态保健旅游品牌,在推进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同时,让甘肃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养生福地。
如今,全省各地都在行动:天水市筹集专项资金3.8亿元,在麦积山附近规划23万亩建设中医养生生态旅游区;临夏州和政县招商引资项目中医生态园及中药加工企业,总投资5.6亿元,已经完成投资9000多万元;敦煌市、张掖市各建成了1000亩中医生态园;定西、白银、兰州等地也在规划中医养生旅游区。2013年,庆阳、平凉、天水、定西、陇南5市被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示范区,甘肃向打造中医养生保健旅游目的地又迈进了一步。(记者 王倩 通讯员 宜秀萍)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