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 | 编辑 :中华养生网 | 来源:

130449_zps_1516275414177

130449_zps_1516275414177

唱歌、跳舞、乐器、话剧、画画、书法、排球、武术、编排、导演……这可不是一个综合培训机构的招生项目,而是一个72岁老人的爱好和特长。说起他的名字徐树荣,金华许多老年人都认识。因为他兴趣广泛,散步时走着走着就能碰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更难得的是,他的这些兴趣并非浅尝辄止,大部分还曾在省、市比赛中摘金夺银。

他初中参加歌咏比赛,获全县第一名;高中大学都是校文艺队骨干,拿的第一名不计其数;工作后拿过排球比赛冠军,带队参加省运会、省体育大会共6届,每次都有奖牌进账。60岁后,他退而不休,带着一群老人学木兰扇、太极拳、健身秧歌,不仅把他们送上全国、全省的赛场,还为他们编排节目、导演晚会,在国内国际艺术节上载誉而归。

会跳舞的没他功夫好,会武术的没他会唱歌,徐树荣能文能武还能舞,却从来没有上过一个兴趣班,他是怎么做到的?

带着20多项特长

考上杭大外语系

“说来也奇怪,我从小就学什么像什么。小的时候是调皮,爱模仿别人去捉弄人家。没想到,后来竟成就了我的特长。”徐树荣的中学时代是在衢州一中度过的,“那时候的学习氛围没有现在这么紧张,我们有很多时间去玩,去培养兴趣、挖掘特长。”

徐树荣出身工人家庭,堂姐是婺剧演员,姐夫是剧院经理,他从小就喜欢泡在剧院里听戏。初二那年,县里举行歌咏比赛,他以一曲《二月里来》得了第一名,在学校里名声大噪,成为校文工团的骨干。当时,文工团是衢州一中最活跃的团体,这里的师生都是一专多能,还面向社会吸收文艺养分。徐树荣回忆,音乐老师是钢琴专业的,但是口琴、锣鼓、笛子、琵琶、三弦都会。高中毕业时,这些乐器,他也都学会了,笛子水平还挺高。他倒也不是都跟老师学的,学校里流行互帮互学,很多乐器都是高年级师兄师姐教的。县人民医院文艺队排的《弓舞》好看,学校会请他们来文工团上课。化工厂的少数民族舞蹈跳得好,学生们的新疆舞、西藏舞、蒙古舞都是跟工人们学会的。

中学毕业时,徐树荣已经学会了20多个文艺项目。1965年,他考上了杭州大学,学习英语。1966年,“文革”开始,学校停办,全省高校文艺宣传队成为徐树荣避世之所。在那里,他唱红歌、跳红舞,也跟着浙江歌舞团、军区歌舞团的老师学到了很多演唱、舞蹈、话剧表演的方法,还在部队农场锻炼时学会了作曲、排节目、写主持词。“对我来说,那时候在文艺方面的成长是最快的。我们10多个同学还花了1个多月时间在农村里巡回表演,大家在台上一起表演,台下一起生活。前段时间,冯小刚的《芳华》把我们都看哭了,里面的舞是我们跳过的,那种特殊而复杂的情感,我们都经历过。”徐树荣说。

因为排球打得好

结识武术九段名师

上世纪70年代,徐树荣进入衢州一家农药厂工作,他组织的排球队、演出队都在县比赛里拿了第一。“一年里总有几个月,不是被工会借走,就是被文化馆借走”。因为排球成绩好,农药厂要派队代表县里参加省比赛,当时上海女排的主攻手徐桂林被邀请到厂里给工人们进行训练。爱好广泛的徐树荣和徐桂林由此相识,并越聊越投缘。谈到自幼练习武术这个话题时,徐桂林笑着告诉徐树荣:“太巧了,我丈夫就是搞武术的,我要介绍你们认识。”徐树荣没想到,徐桂林的丈夫来头不小,他叫邱丕相,是当时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主任,也是第一批中国武术九段,是全国武术十大名教授之一。

邱丕相是武学名师,却没有什么架子,徐树荣只练过基本功,但阅历丰富,两人年纪相仿,相谈甚欢。虽然在武术上积累得不多,但多年来为了强身健体,徐树荣一直有每天练功的习惯。遇上武学名师,他钻研武术的好奇心被点燃了。“跟专业的人在一起不学东西,就太可惜了。”他想拜邱丕相为师,对方却摆着手说:“我只比你大三岁,当老师就算了,功夫我都可以教给你。”一诺千金,接下来的9年,邱丕相几乎每个寒暑假都回到衢州,陆续把翻子拳、鞭杆等高级套路教给徐树荣。其间,两人亦师亦友。

徐树荣有舞蹈功底,又有童子功打底,学起武术来领悟得快,得到了邱丕相的肯定。后来,他去上海出差,邱丕相还多次邀请他去观看民间传统武术比赛。“他不仅在武功上有造诣,在武学上也是高瞻远瞩,不仅教会了我功法,还让我第一次听到了武术文化、科学健身、训练推广普及的概念。这些在那个年代,闻所未闻,《少林寺》《霍元甲》的热播都是10年以后的事了。”徐树荣感恩地说。

为武痴迷  做生活的有心人

1979年,徐树荣工作调动到金华,把每天练武的习惯也带到了金华。只要不下大雨,每天早上6点左右,他就去人民广场报到。初来乍到时,见他练的套路又新鲜又好看,常有人围观:“你是省队练过的吧?能不能带我们练练?”就这样,徐树荣陆续收了10多个徒弟。

徐树荣的功夫,此时已有刀、枪、棍、剑、鞭等多个大项,还有板凳花等特色项目,再加上多套拳法,说他有十八般武艺傍身并不夸张。就像当时邱丕相对他的倾囊相授,他也将这些功夫无私教给了第一批金华弟子,而他也因此慢慢融入金华的武术圈。

这些弟子中,有一个比较特殊。她叫龙英,是徐树荣的妻子,曾经也是个文艺爱好者。“跟我一起练武吧,你有舞蹈功底,学起来不难。”龙英接受了徐树荣的建议,又聪明又认真的她很快跟上了丈夫的脚步,而且对武术痴迷的程度不亚于丈夫。“那时候,很难找到练剑、练枪的空地。我们俩经常一大早起来跑到城郊,看到空山头,一起爬上去,再一起练武。”两人都是生活的有心人,喜欢看各类赛事、晚会、文艺节目,从各种细节里汲取养分,互相交流探讨。“学东西不一定要去培训班,生活里的学问更多,电视里有些表演,我们动作学不了,但主题可以借用,表现手法可以学,多观察多思考就会进步。”在武术成就上,两人也是比翼齐飞。徐树荣的弟子获得了省运会亚军、季军,全运会第三名,龙英的弟子则获得省体育大会两个冠军。

2001年起,徐树荣在市老年大学开课教木兰扇,那时候这个项目的火爆程度,相当于今天的广场舞。虽说是武术项目,但木兰扇需要融入对音乐和舞蹈的审美领悟,才能舞出味道,这恰恰是徐树荣的特长。在教学方面,他也有一套。“老年人记忆力跟不上,老年大学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动作讲解要有耐心,一个动作要分成三四步教。教学时,要以表扬为主,保护老人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得好、有基础的学员的作用,鼓励他们互帮互学。”这些都是徐树荣和龙英一起讨论出来的教学经验,他也因此获得全国老年教育先进工作者的荣誉。17年的木兰扇班办下来,徐树荣的学生基本上没有掉队的。每次新学期开课,报这个班的老人清晨5点就要去排队了,因为50个名额一般半小时就会被抢光。

67岁开始导演晚会  对新项目保持好奇心

中华养生网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明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