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秘密巨星》:阿米尔·汗再度关注女性权益,但比《摔跤吧,爸爸》差点意思
《秘密巨星》:
家庭沼泽里的追梦童话
《秘密巨星》海报
继《摔跤吧,爸爸》之后,阿米尔·汗再次将镜头对准女性权益,更准确的说,是家庭暴力下的女性选择,而它的外壳则仍然是追梦的模式。尽管这个被称作“印度良心”的电影人在此片中不再担任导演,戏份也少了很多,但这部电影仍然有着他的一贯气质。对社会问题的大胆揭露,励志感人的个体故事,两者的结合让阿米尔·汗的电影总能在赚足眼泪的同时,引起观众的一些思考。
故事在家庭内外的两种空间展开。尽管这家人的生活已经达到中产水平,身边也有一些人明确表示不喜欢传统的罩袍,但在观念上,仍然可以看出种种落后的痕迹。总是这样,观念层面的进步常常比经济的提升要更缓慢,更艰难。
家庭成员也几乎是典型形象的某种组合。工程师父亲在外工作,是整个家庭的经济依靠,拥有最大甚至唯一的话语权。母亲则是习惯隐忍,没有多少知识,负责日常起居、照看两个孩子和一位同住的父系长辈,有时甚至不得不从丈夫的钱包里“偷拿”钱来给孩子买零食。在流行的观念里,男性的劳动被夸大了,而女性的劳动则不被认可。这样的话语秩序和逻辑不可避免地导向了家庭暴力。
子女方面,跟中国的很多乡村情况类似,两个孩子,一女一男,姐姐和弟弟。如果不是母亲的抗争,父亲本来计划打掉这个孩子。假如第二胎还是妹妹,那么生殖的计划还会持续下去。姐姐喜欢音乐,天赋出众,想要实现梦想。弟弟的形象则善良纯真,被塑造成了与他的父亲相反的形象。那是未被男性主导的社会观念所浸染的状态,母亲后来说道,如果将弟弟留在父亲身边,也会变成跟父亲一样的人。
《摔跤吧!爸爸》剧照
教育方面,尽管父亲花了两倍价钱才给女儿换来了去补习班的机会,但不幸的是,对于他来说,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女儿在未来嫁给一个更好的丈夫。在当地人的观念里,如果一个女性的文化与才能过低,很难嫁到好人家,会被认为是累赘,但如果过高,也显然不会允许。所以,一个女性要有一些文化,但一些就好。
就是在这样的家庭沼泽中,小女孩尹希娅开始了她的追梦历程。对音乐梦想的追逐与对自我人格的发现与塑造几乎是同步的,在这个过程中,母亲给了她很多支持,也正是她卖掉了自己最重要的财产,即作为嫁妆的金项链,给尹希娅买来了电脑,让她从家庭格局突围到外在世界。
但梦想的追逐总是被男权的阴影所笼罩。参加唱歌比赛的希望破灭后,尹希娅不得不用比赛的宣传单帮母亲擦拭被父亲打翻在地的晚饭。后来有了电脑,她也必须穿上传统的黑色罩袍,隐藏住自己的面孔,才能被外界欣赏、观看。而在脑海中的舞台世界,她没有穿罩袍,唱着自己写的歌,台下则是漆黑一片。
尹希娅唱了两首歌,一首关于自我,一首关于母亲。两代女性互为映照,母亲在父亲的眼中无用而愚蠢,在子女的心目中却光鲜照人。牺牲与隐忍是她们的常见选择,在男性主导的秩序中,最大限度地给予子女温暖,这是她们的现实与理想。年轻的尹希娅则更加主动,自我的意识不断加强,虽然她的歌词里也显露出某种焦虑与茫然。月亮与月影,火焰与灰烬、迎风而上或者跌落深渊,这是她的梦想与困境。据尹希娅本人称,她的名字寓意是女人,当她演唱《我到底是谁》的时候,也同时在说,女性到底是谁。
而到了影片的中途,梦想的功能被悄然替换,尹希娅去孟买录歌的真实目的已经不是实现自己的音乐追求,而是为了给母亲找到那个擅长打离婚官司的律师,帮助自己的母亲从家庭暴力的羁绊中挣脱出来。到了后来,尹希娅为了母亲决定放弃自己的梦想,而母亲则逐渐意识到了女儿的音乐潜力和人格成长,在冲突不断增加之下,终于做出了那个决绝的选择,带着两个孩子离开。
最后,催泪的终场终于到来。因为追逐梦想的童话外壳,所有观众都知道,尹希娅的梦想总是会实现的,所以编剧不惜先卖个关子,没有让评委将奖项直接颁给尹希娅,之后又强拧过来,让那个获奖的女歌手主动让出自己的奖杯,颁给了尹希娅,以显示梦想追求的难得。也因为女性权益的故事内核,尹希娅又将无形的奖杯颁给了自己的母亲,“秘密巨星”的主题因此得到强化。
在这样的现实意义面前,大家纷纷自动降低了标准,很少有人对影像的贫乏过多追究,也不舍得去进一步设想,如果没有尹希娅这般卓越的音乐才能,一个女性是否还有追逐自身权益的可能性。家庭生活的羁绊足够强劲,娜拉终于选择出走,但都市的娱乐世界也同样暗流涌动,连阿米尔·汗扮演的巨星夏克提也不得不迎合市场,改变自己的音乐风格。在自身的社会属性被长期剥夺之后,母亲如何带着两个孩子找到立足之地,显然不在童话叙事的义务范畴之内。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