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刘晓晓,,,一个刚刚工作2年的25岁女孩儿。,,周一到周五,,,她是上海格子间里的普通程序员,,,那份毕业水平的薪资,,,是她目前全部的指望
原标题:上海美女程序员连续两年、每周末奔波千里回家,只因一个心酸理由
她叫刘晓晓,
一个刚刚工作2年的25岁女孩儿。
周一到周五,
她是上海格子间里的普通程序员,
那份毕业水平的薪资,
是她目前全部的指望;
周六到周日,
她是江苏淮安这个苦难家庭的支柱,
照顾患白血病的养父,
为80岁的奶奶做顿像样的饭,
瘦瘦的她尽全力照顾着家里每一个人……
这样的生活,她已经坚持了两年多。
她不怕苦,只怕留不住亲爱的父亲:
“只要养父还在,就好了…”
我们想说:
“坚强孝顺的女孩,
正能量和你一起前行。”
刘晓晓在医院陪着养父
周五下午五点半出发
周六凌晨两点
她终于到达医院
轻轻摸了摸养父的手
对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白血病病人刘久勤来说,每个礼拜五晚上是最难入睡的,因为他知道,女儿刘晓晓会在礼拜六凌晨一两点轻手轻脚地走到他病床边:摸摸他的手、脸。
“不让她回来,但她犟脾气,还是每周都回。”躺在重症病房的刘久勤说起女儿刘晓晓既有愧疚,又很欣慰。
愧疚的是,20多岁的女儿承担太多,在为医药费担忧同时,每周还要在上海与淮安之间奔波;欣慰的是,尽管并非亲生,晓晓做到了很多亲生女儿都做不到的事情。
刘久勤说,他既是养父、又是刘晓晓亲叔叔。20多年前,晓晓刚出生,就被过继给了叔叔,尽管亲生父母家条件更好,但晓晓说,她还是喜欢养父家,虽然养母智力有问题,养父是个泥瓦匠,但一家人对她视如己出。
晓晓说,脑海里最快乐的画面,就是养父骑着电动车送她去乘车上大学那一天:坐在养父的电动自行车上,我搂着爸爸,心里在想,将来一定要找份工作好好孝敬爸妈,再也不用忍受周围人对我家庭的指指点点。
2015年6月份,晓晓大学毕业在上海找了份普通程序员工作,每个月7000元左右,就在她憧憬未来美好生活时,当年10月份,养父被诊断出急性髓系白血病M2型,而在此之前,因为爷爷患病,家中积蓄已所剩无几。
一边是和病魔苦苦斗争的父亲,一边是对一家人来说必不可少的一份薪资,从此,她开始了两地奔波。
两轮寒暑,本就瘦弱的她越发憔悴,她眼里的光芒和坚定却从未改变。
经历磨难,依旧向生活微笑的刘晓晓
午夜大街上
那个骑公共自行车的女孩
只为省下15元打车钱
在上海,每礼拜五下午5点半下班后,刘晓晓就拎着包,赶地铁,途中再与大巴司机联系,赶至约定地点,一小时后,她乘上回淮安的客车。联系大巴司机,是因为在车站乘车要130多元,在站外只要80元。
到淮安市区,已是礼拜六凌晨1点左右。深夜的城市渐渐安静,这个20多岁的女孩选择骑公共自行车去医院,只为省下打车的15元。
晓晓说,她最怕冬天,寒风刺骨,骑到医院,脸、手、脚都被冻麻。直到看到躺在病床上“一切安好”的养父,一路上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只要养父还在,就好了”。
坚强如她
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
“要是有十个我就好了…”
“既要上班又要想着筹钱看病,通常下班后也没有太多时间,要是有10个我就好了。”
“一个在医院,一个跑政府,一个去北京,一个研究疾病,一个用来和病友交流,一个在家照顾奶奶,一个用来上班,还有其他剩下的都去挣钱吧”,这是晓晓朋友圈中的一段感慨。
每周末为养母和奶奶做顿像样的饭,为她们改善下营养,也是她惦记的事情之一。
养母智障、80岁的奶奶腿脚又不好,她们也不会用煤气,晓晓说,如果她不回来,养母与奶奶一个礼拜连一顿米饭都吃不到嘴。
累吗?累。20多岁的她,常常觉得自己的心已如40多岁,但不管多累,她也想留住最爱的父亲。
“我如今真正体会到‘你所浪费的今天是无数人祈求的明天’这句话的含义,养父留恋着这个家,他不该就此离去。”
晓晓说,她只是个普通的人,虽然一个月的薪水不及养父两天的医疗费,虽然巨额的费用像大山一样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虽然也许她筹集不到养父的治病款,但是她不会放弃,至少能用亲情缓解养父的病痛。好消息是,现在小叔与养父配型成功,只要养父的病情得到控制就可以进行移植。
来源: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王树文王玉玲朱鼎兆
20多岁,正是梦想腾飞的时候,
她却被生活重重拖在原地。
从淮安到上海,
一边是亲情,一边是生存,
瘦弱的她扛起生活的重担,
扛起一家人的明天。
两年多,
长途大巴外的树叶黄了又绿,
女孩的脚步始终坚定如昔,
笑容依然阳光美丽。
她不怕严寒,不怕艰辛,
只怕病魔夺走最爱的父亲,
我们用一份正能量奖金,
助力她勇敢前行。
也许前路漫漫,
也许道路崎岖,
美丽的女孩,
你的孝顺,坚强,乐观,
定会打败一切磨难,
迎来最好的明天。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