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连日来,连绵不断的秋雨,让人们告别了夏日的热,领略了秋日的寒。转眼间,已经入秋。此时,恰是人体最容易生病的时候。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身体,适应秋天的时令?沈阳市中医院内六病房主任齐泽华表示,秋季养生,养肺为先,同时要从衣食住行方方面面调整,养阴防燥。
第一部曲 养肺为先
从五行的角度来看,秋天对应于金,而肺也对应于金。因此,秋天养肺正当时。
齐泽华表示,中医所说的肺和西医不同,不仅仅局限于肺脏,而指的是呼吸系统;西医角度的肺虽然局限于肺脏,但也提示秋天必须要养肺。这是因为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它容易受内外因素损害,是人体最易失守的防线。
中医中的肺“主呼吸之气”,一旦肺气受伤,呼吸之气就会发生异常改变,进而出现咳嗽、喘等呼吸道症状。肺是娇脏,最怕干燥。齐泽华说,干燥易耗伤津液,而秋天肺燥也不是独立的,肺与五脏,特别是胃、肾的关系密切。因此,秋季常见口鼻干燥、干咳无痰、皮肤干裂等症。
滋养肺阴可以适当多喝粥,多吃养阴生津的食物,如藕、杏仁、百合、银耳、秋梨、猕猴桃、蜂蜜、香蕉、秋菊花等。
第二部曲 养阴防燥
齐泽华说,任何养生,都离不开“阴阳消长”的原则。谈到季节养生,就要谈到此季此时阴阳如何消长,太阳光照长短,人体生理的相应变化,才能理解和掌握“天人相应”的治则治法和生活保健方法。
我国独有的二十四节气能够指导农民的劳作,也可以指导人们的养生。从二十四节气来看,秋天始于“立秋”,止于“霜降”。这段时间,人体的阳气从盛夏之际的最旺逐渐减弱,阴气从最弱逐渐增加,在秋分这天达到平衡。此后,阴气逐渐上升,阳气逐渐减弱。到冬至那天阳气最弱,阴气最盛。因此,秋季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要保养好体内的阴气,而养阴的关键则在于防燥。
第三部曲 收敛神气
齐泽华介绍,中医典籍对于秋季养生有非常成熟的理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这段的意思是说,秋天的三个月,是万物果实饱满成熟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人应当早睡早起,使情志安定平静,以缓冲深秋的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此前向外宣散的神气,以使人体能适应秋气并达到相互平衡;不要让情志向外越泄,以使肺气保持清肃。
这是顺应秋气、养护人体收敛机能的法则。违背了这一法则,就会伤害肺气。如果秋天不能养好肺,进入冬季,常常会出现各种呼吸系统疾病。
秋日之衣食住行
齐泽华还给读者的秋季衣食住行提供了养生方法。
衣:“春捂秋冻”,很多人都认可这种说法,齐泽华提醒市民,秋冻要适度,肺位于胸腔,经络与喉、鼻相连。寒邪最易经口鼻犯肺,使肺气不得发散,津液凝结,从而诱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反复之下可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或引发慢性鼻炎。
食:俗语有“秋不食姜”的说法。那么在秋天咱老百姓又该怎样食疗养生呢?
“由于秋天是收敛的季节,因此,在饮食上可以多吃酸性蔬果,少吃葱、姜等辛味食物。”齐泽华介绍,辣椒、胡椒,姜辣而生热,易上火,且易生燥,因此,尽量避免食用。
住:秋高气爽最应该早睡早起。“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这样能收敛神气,使心神安宁。
行:秋季可以多到郊外、农村、田园感受金秋丰收的喜悦,多参加户外运动,进行深呼吸,锻炼肺部功能。
除了注意秋季的衣食住行,齐泽华介绍,秋天要注重养肺,肺对应于七情,为忧。因此,肺还怕过度悲和忧。对于一个人来说,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点对于保护肺脏是格外重要。
秋日之养生食谱
●生地粥
配方:生地黄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许。
做法:生地黄鲜品需要洗净切细后,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煮沸30分钟后,滤出药汁,再次煎煮一次,两次药液合并后浓缩至100毫升,备用。将大米洗净煮成白粥,趁热加入生地汁,搅匀,食用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
功效:滋阴益胃,凉血生津。
配方:干百合100克,干莲子75克,冰糖75克。
做法:百合浸水一夜后,冲洗干净,莲子浸泡4小时,冲洗干净。将百合、莲子置入清水锅里,大火煮沸,加入冰糖,改文火续煮40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乌梅麦冬代茶饮
配方:乌梅、麦冬、沙参各15克。
做法:煎水代茶饮。腹泻患者可选择炙乌梅。
功效:益气养阴,养肺补脾。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