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秋夺暑,养生另有一套
这段时间,在北方已经暑热渐消、秋意渐起,白天阳光仍热辣辣的,但是早晚已有凉意,节气上可以叫做"争秋夺暑",意思是秋季在意义上已经来临,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不过在岭南地区,这种气候的变化没有那么明显,早晚仍是溽热难耐,动不动就是一身汗,下雨的时候更是湿热交蒸,不过一些细心读者会注意到,不下雨的时候,皮肤和喉咙时不时会有干涩、缺水的感觉。也正是因此,有不少人在这段时间很容易生病,一些"师奶"们也会感到苦恼,不知道该如何煲汤,也不知该如何给孩子添减衣服。因此,我们特策划此专题,请广州两位名中医为您指点这个时节的衣食住行。
天气特点: 热、湿、燥共存
要想知道这个时节如何调理,得先知道这段时间的天气特点。总的来说,这段时间的天气特点就是暑热、湿困和燥邪共存、交杂。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主任医师张伟介绍,这段时间盛夏余热未消,气温仍然很高,特别是在不下雨的时候,仍有很多高温晴热天气,即通常说的"秋老虎"。夏末时节,岭南地区雨水仍不少,尤其是今年,雨水特别多,一旦下雨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交蒸为特点,人会感到很难受。
与同样湿热的夏季不同,干燥是秋天气候的一个基本特点。夏末秋初就会出现,下雨的时候湿热,一段时间不降雨,就会燥热。"燥易伤肺",这就是很多人这段时间会感到咽干舌燥、声音嘶哑、想多喝水的原因。
调理原则:清热、健脾、润燥
结合天气的特点,对于大部分人群,这段时间的调理原则就是清热、健脾和润燥。
张伟介绍,在"秋老虎"盛行期间,仍要特别注意防暑防晒,应注意避免长时间在日光下暴晒或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以免中暑。饮食中也可以加入些清热的食材,但是清热要适度,不能像盛夏那样一味清热解暑,像木棉花、夏枯草、野菊花等食材都不宜用太多,以免损伤脾胃功能。另外,也不可过分依赖空调、冷饮,否则会伤害体内的阳气。祛湿也不建议用太多赤小豆、绿豆、扁豆、薏米等偏寒凉的食材,可以通过选用淮山等健脾的食材来达到祛湿的效果。
现在已经有些燥邪,因此在饮食上要少吃葱、蒜、韭菜、胡椒粉、茴香等辛味之品,以及煎炸食物;并适当选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以润肺益胃生津。另外,还要注意多喝水。
这里要特别提醒的是,夏末初秋时节进补为时尚早,这是因为经历了漫长的酷热夏季,人们由于频饮冷饮,常食冻品,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秋凉伊始若贸然进补则会骤然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疲弱的消化器官不能承受,导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乱,出现胸闷、腹胀、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提高免疫力,守好第一道门户
张伟介绍,在我们的五脏中,肺是最为特殊的,是唯一与外界直接接触的脏器。秋燥易伤肺,这时如果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导致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忽冷忽热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可乘之机,极易使人伤风感冒,还会引起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
因此在这段时间,要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除了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正气、守好第一道门户外,还可有效缓解湿困缠身、秋乏导致的身体困乏、易疲倦、精神不济。另外,老人和小孩在这个时间段出门时可多带几套衣服,衣服汗湿后要及时更换,进入空调环境或感到有凉意时要及时加衣。
特殊人群要 打响呼吸道保卫战
对于本身有哮喘、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扩张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来说,夏末秋初也是个特别的时间段,一旦生活中不注意,如休息不好或受凉感冒,就可能导致疾病复发或是症状加重。
那么这部分人群可以做些什么预防疾病复发?张伟建议,正气足,外邪才不易入侵,因此仍鼓励这部分人群坚持锻炼,多做户外运动,由于现在天气仍很热,因此最好选在早晚运动,不要做剧烈运动,可以选择快走、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要避免大汗淋漓。
对于患有慢性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可以尝试用冷水或盐水冲洗鼻腔,一是可以减少粉尘污染,以有效缓解鼻塞、鼻痒等症状;二是可以对冷刺激逐渐适应。对于有哮喘的患者,远离过敏原,如家里不养宠物、不铺毛毯、远离花粉。
张伟还建议,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可以考虑提前让医生开些中药进行调理,阴阳平衡了肯定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发作。对于煎药不方便的患者,可以让医生开些对症的膏方来吃。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