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1
杂思阶段
刚开始功法学习和练习时,由于处于泛化阶段,动作僵硬不协调,顾此失彼,手忙脚乱,大脑不能很好地指挥四肢运动。而且思绪烦乱,杂念丛生,不能专心练功,处于“杂思”初期。此时,只要求掌握功法动作的姿势变化和运行路线,使杂乱的思绪慢慢集中到功法动作上。
“杂思”中期,在学会了整套功法动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动作要领、细节等,使动作更加规范、细致化,逐渐达到熟练化程度。练功时杂念涌来及时排除,以一念(指注意力基本能够集中在功法演练上)代万念。
“杂思”后期,已熟练掌握了整套功法动作要领、细节等,进一步要求精化动作。练功时基本不被杂念纠缠,偶尔走神立刻摄心回归到练功上,逐渐过渡到专心习练、神形合一、松静自然的状态。
2
专思阶段
随着动作精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达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练功时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功法演练上,却不再仅仅只关注动作,意念注重的是根据不同的动作,感知劲力的强弱变化,领悟功法不同的内涵,进入不同的意境,此意念非有意,并非单凭大脑想象,感知、领悟由宁和清净之心自然而发,即脑中无所想,心中却有所知(心有所知是指《黄帝内经》中“精神内守”或道家所说的“内视”)。
“专思”初期,练功时心静气清,气自然而发,意念所到部位,感觉到一股微弱之力随之生发。“专思”后期,练功时心清净无忧,心与意开始沟通,意气基本相合,意到心知,意念刚到某一部位,就感觉到一股较强之力瞬间通过。
3
无思阶段
随着修炼的不断深入,修为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功力的极大增长,功法演练自然而然达到了自动化。练功时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有形之体中显露无形之气,无形之气中映现有形之体。
心中对不同动作的内涵、意境以及劲力强弱变化的差异感越来越小,不知不觉中将多种功法动作融会贯通。
“无思”初期,练功时心渐渐由静还虚,由清转明,意念转入内视无形之气,内外兼容,此意无意开始显露真意。心与意相通,意与气相合,意一动,心便知,气即随,劲亦发。“无思”后期,全身主要经脉基本疏通,练功时经络不闭而气道通畅。心,空灵明觉,虚融无碍,真意显发。心意自然相通,意气相合,意欲动心已知。刚要动念,早有真气敷布全身,劲力渐趋一统 。
由于劲力的显发到完成只在瞬间,大脑还未反应过来,劲力已经消于无形,因此必由心来感知。清净宁和之心感知“专思”阶段的强弱之力;虚静灵通之心领会“无思”初期的气流瞬间流过;虚豁明慧之心感悟“无思”后期渐趋一统的劲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