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过后,时序到了立秋。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今年的立秋节点是阳历8月7日。从这一天开始,天气开始由热转凉。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8月7日22时2分将迎来今年的“立秋”节气,这预示着秋天的来临。但立秋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立秋之后人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本报记者从养生、饮食和健康等多方面进行了专题采访,以期对读者有借鉴作用。
养生:重点是“防阴暑”
“立秋,标志着秋天的开始,但立秋并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炎夏的余热仍存,‘秋老虎’虎视眈眈。”太原市气象局专家介绍,“特别是今年,属于‘晚立秋’,天气持续高温的时间还很长,所以人们一定要注意防暑问题。”
据统计,太原的平均入秋日在九月下旬。所以,在秋天真正到来之前,近期养生的重点还是防暑。
5日,张女士来到太原市汇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感觉自己没做什么事,在家玩了一个周末,就全身无力,胃口也不好。”
检查后医生告诉她这是典型的“伤阴暑”,其表现就是没力气、没胃口、身热头痛,还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空调房里进出,一冷一热最容易伤阴暑。不爱运动的人,出汗少,暑热散不出去,身体就容易出问题。
太原市汇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海峰提醒说,四季的规律,就是冬冷夏热,夏天就该出出汗。因此,在早晚没有太阳的时候,人们应该多去室外走走,出出汗,这对身体很有好处。
健康:谨防“气象过敏症”
立秋后,天气变化会比较大。有时高温闷热,有时又连续秋雨,阴霾闷湿。尤其是碰到连日昼夜温差大,中午天气烈日炎炎,早晚感觉有点冷。在如此剧烈的温度变化中,人们极易患上“气象过敏症”。
所谓“气象过敏症”,通俗地讲是指气象变化超过了人的适应能力,导致身体不适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困倦乏力、腹胀腹痛、失眠多梦、头晕目眩、心跳加快、血压增高、易激动焦虑,或伴有旧伤痛发作等。
太原市气象专家提示说,人们要注意天气预报,及时增减衣服,同时要注意增加营养和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天气变化前后生理平衡的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气象过敏症”。
饮食:遵循“秋冬养阴”原则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极易倦怠、乏力、讷呆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必要。
刘海峰提醒,进补不是乱补,一定要特别注意。首先,忌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其次,忌多多益善,任何补药过量都有害。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会引起腹胀、不思饮食。最后,忌重“进”轻“出”,即应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刘海峰还建议,立秋后,在饮食上要“增酸”,以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同时,饮食不要过于生冷,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因此,不宜选择西瓜、梨、黄瓜等过于寒凉的食物。
本报记者 王波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