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 | 编辑 :中华养生网 | 来源:

  今天是立夏节气,进入这个节气后,夏天的身影将逐渐呈现在我们面前。常言道:“立了夏,把扇架。”天气热了,雨水增多了,万物开始繁茂,人们的生理状态也将发生一定的改变。在这里提醒大家,要顺应节气的变化,戒躁戒怒,平和过渡到夏季。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邱建国(署名除外)

■时间 今年立夏的准确时间 5月5日10时19分40秒
  5月5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立夏,顾名思义就是夏天开始,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天文学专家李宝洪告诉记者,在天文学上,太阳到达黄经45度即为立夏节气,这一天一般出现在每年的5月5日或5月6日,我国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民通常把这一天看做夏天的开始。
  关于立夏,古人有不少表述,其中一条古语说,“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大意是到了立夏节气,气温回升,万物生长,艳阳高照的夏日很快就会到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则将立夏解释是为“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意思是说到立夏这天,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可见在古人眼中,立夏与万物生长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万物生长又与气温升高有关。
  实际上,立夏跟其他节气一样是一个具体的时间点而不是某一天,据李宝洪教授介绍,这是因为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确定的,“黄道”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随着地球的公转,太阳在“黄道”上的每一个位置对应的都是一个具体的时间点,今年太阳到达黄经45度的时刻是5月5日10时19分40秒,因而今年立夏的准确时间就是5月5日10时19分40秒。
  李教授特别提醒说,国外一些机构给出的每个节气的具体时刻可能跟国内存在差别,这是因为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有一些不同,当然这个差别是极其微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入夏 如果气温“不达标” 立夏不等于“入夏”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开始,然而按照气象学的标准,立夏和“入夏”之间并不能画等号。据李宝洪教授介绍,在气象学上有一个标准,如果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达到或超过22℃,5天中的第一天就是入夏的日子,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冷暖不一,刮风下雨等特殊天气也会对气温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入夏”的时间并不完全一样。
  “可能有时候连续4天的平均气温都超过了30℃,第五天忽然刮风下雨导致平均气温低于22℃,即使后面几天的气温又升上去了,‘入夏’的日期还是会因为一场雨而延后。”李教授说,立夏之后济南的雨水比较多,一下雨就可能降温,就可能对“入夏”产生影响,因而尽管大家感觉很热,在气象学上却还没有跨过春天与夏天之间的门槛。
  大家感觉很热,气象学上却还是春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日平均气温”与“日最高气温”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别。济南市气象台的预报员告诉记者,日平均气温是每天02时、08时、14时、20时实时气温的平均值,有时候白天的最高气温超过了30℃,晚上的气温却比较低,平均下来气温达不到22℃,在气象学上就不能算是“入夏”。
  在预报员的帮助下,记者查阅相关气象统计资料得知,从2005年至2011年,济南市区入夏最早的一年2011年,入夏时间是5月14日,最晚的一年是2008年,入夏时间是6月7日,而1981年至2010年30年间,济南市区的平均“入夏”时间是6月3日,商河和平阴的平均“入夏”时间则分别是6月6日和5月31日,可见济南“入夏”一般是在立夏之后,而且即使地理位置相近的地方,“入夏”的时间也不完全一样。(如右图)

■民俗 济南流行“称体重、吃鸡蛋”
  立夏这天,各地民间有“吃鸡蛋”、“称人”、“尝三鲜”、“吃七家粥”、“吃五色饭”等习俗,而据济南民俗专家乔润生介绍,以前最流行的习俗是“称人”和“吃鸡蛋”。
  所谓“称人”也就是称体重,乔润生告诉记者,因为夏天气温太高,人们普遍胃口不好,所以有“苦夏”之说,为了了解“苦夏”对身体的影响,人们会在立夏和立秋这两天各称一次体重,看看经过一个夏天之后体重有什么变化。以前没有电子秤、磅秤等工具,因此到立夏这天,生活在老济南的人们会准备一杆大秤,并在大树上吊一个筐,大人小孩轮流上去称一称体重。
  在饮食方面,济南民间以前流行在立夏这天吃鸡蛋,乔润生说,尽管立夏吃鸡蛋有很多说法,但最主要的原因是那时候生活水平低,普通老百姓平时不舍得吃鸡蛋,就在立夏这天给孩子煮个鸡蛋吃,为孩子补充一下营养。
  乔润生介绍说,除了吃鸡蛋,“老济南”还认为从立夏这天开始就可以吃凉面了,“立夏是可以吃,因为天气热了,吃凉面不会再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夏至是必须吃,因为那是一种习俗。”
  乔润生还提到了一段与济南有关的“立夏记忆”,那就是“开冰窖”。他说,大明湖南岸太平寺街附近以前有一个大冰窖,里面的冰块是冬天从大明湖中开凿出来存放进去的,为了保温,冰块上要撒上麦糠、锯末并密封储存,而立夏这天就是“开冰窖”往外取冰块的日子。立夏之后,一些饭店和大户人家会有人到冰窖购买冰块,一些小孩儿则会趁机捡拾一些砸冰块时掉下来的碎冰,洗干净之后放到碗里倒上点儿醋就成了“冰糕”,可以自己吃,也可以用来换钱。

■饮食 尝新又尝鲜 吃饭要清淡
  立夏过后,温度可能逐渐攀升,人们难免会觉得烦躁、上火等。天气一热,人们食欲也有所下降。膳食调养中,不能总是吃自己偏爱吃的几种食物,也不能暴饮暴食,应遵循“增酸减苦宜清淡”的原则,要补肾助肝,调养胃气。平时可多吃鱼、鸡、瘦肉、豆类、芝麻、洋葱、小米、玉米、山楂、枇杷、杨梅、香瓜、桃、木瓜、西红柿等;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
尝新又尝鲜 饮食宜清淡
  立夏这天很多地方都有“尝新”的风俗,“尝新”其实就是要吃新鲜时令的水果、蔬菜。绿色或颜色深的蔬菜比较清淡、清凉,立夏后多吃,可驱热除躁。同时,这个季节樱桃、蚕豆也是很时令的东西。 
  随着天气转热,有些人会胃口不好,可以吃些酸味水果开胃。立夏这天,很多地方吃笋,则是希望双腿也能像春笋那样健壮有力,而笋也是这个时节的好东西。另外,吃鸡蛋一类蛋白质比较丰富的食物也很有好处。如果属于偏火旺的体质,伴随着立夏节气的到来,应少吃那些容易加重肝火旺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韭黄、洋葱、龙眼、芒果等。 
  从春天过渡到夏天,饮食上要慢慢变得清淡,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多吃新鲜蔬菜瓜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在立夏时节合理地调配饮食,可以给整个夏季打下健康的好基础。 
太冰和太凉 放一会再吃
  随着天气转热,可适当饮用些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等。很多人爱吃刚从冰箱中取出来的水果、饮料,但有些人特别是肠胃功能较弱的儿童,在吃后半小时左右最易腹痛,严重的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腹泻和全身冷战等症状。人的胃肠温度一般在36℃左右,而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只有2℃-8℃,肠胃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病菌易感性增强,容易造成肠胃抗病功能减弱,从而导致肠胃不适。 
  专家建议,这个季节的饮食切忌太冰、太凉,要以温和性的食物为主。如果东西存放在冰箱里,最简单的方法是取出后不要急着吃,放一会再吃。同时一次也不要吃得太多、太胀,老年人、儿童及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人更应注意。 
喝汤加吃粥 可防止上火
  立夏之后,大量排汗会造成人体阳气不足,可适当增加稀粥以补充液体。乌梅、山楂、木瓜、五味子等具有收敛、固涩的特性,可以用来治疗泄泻、虚汗等病症。主妇们可以在立夏后自制一些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山楂糕、乌梅汤给家人吃。
  天气逐渐升温,多吃油腻或易上火的食物,易出现上火症状,如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问题。这时,多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还要多喝水,以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汗中排出,达到清热排毒的目的。
  另外,多喝汤吃粥也是夏季养生的重要方法。早、晚食粥,午餐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热,又能补养身体。此外,鸭肉、虾、鲫鱼、瘦肉、薏米等,也具有增进食欲、补充营养、消暑健身的功效,不妨多吃。 


 
■延伸 立夏还有这些风俗
   有关民俗专家介绍,立夏这个节气早在大约3000年前就形成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立夏的许多民间习俗已消失殆尽。
  在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
  在周朝,立夏这天,皇帝要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外的南郊迎夏,举行祭祀炎帝、祝融的仪式,并指定官员到全国各地勉励农民耕作。
  汉代沿承此俗,到宋代,礼仪更趋繁琐,明代始有“尝新风俗”。清代还有馈赠礼品的说法。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记载,“立夏取平时曝晒之米粉春芽,并用糖面煎作各色果叠,相互馈送”。
  立夏当天,我国南方很多地方的人们会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和白粳米煮成“五色饭”,俗称吃“立夏饭”。
  为迎接立夏,我国江西一带还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在江浙等地有转蛋、碰蛋、绘蛋等立夏民俗游戏;在我国安徽一带立夏这天忌坐门槛;闽南地区立夏吃虾面。
  在南方一些地方,在立夏这一天用丝线编成蛋套,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有的还在蛋上绘上图案,小孩子相互比试,称为“斗蛋”。而有的地方则用红茶或胡桃壳煮蛋,称“立夏蛋”,相互馈送。



■食谱 
豌豆立夏饭
  立夏这一天,最时令的还是来一碗豌豆咸肉糯米饭。
  怎么做?一种是先炒后煮:把糯米洗净,将豌豆、咸肉丁、春笋丁过油炒一下,然后倒入洗净的糯米,加盐、鸡精和水,水要没过所有的材料,然后倒入电饭煲或高压锅中烧熟。
  另一种是炒熟法:糯米在洗净后加冷水浸泡5小时以上,沥干,然后起油锅,将豌豆、咸肉丁、春笋丁先炒一下,再倒入糯米一起炒至熟,最后放点盐和味精调味。
荷叶凤脯
  取鲜荷叶2张,火腿30克,剔骨鸡肉250克,水发蘑菇50克,玉米粉12克,食盐、白糖、鸡油、绍酒、葱、姜、胡椒粉、味精、香油各适量。将鸡肉、蘑菇、姜切成薄片。荷叶洗净,用开水稍烫一下,去掉蒂梗,切成10块三角形备用。蘑菇用开水焯透捞出,冲凉后与鸡肉一起放入盘内,加上述调料搅拌均匀,然后分放在10片三角形的荷叶上,再各加一片火腿,包成长方形包,上笼蒸约2小时即可。
水果沙拉
  将苹果、梨、香蕉都去皮去子,切成一寸长三厘米宽的薄片,橘子分瓣,草莓对切两半,放入盛器内拌匀。生菜叶洗净,消毒待用。在小盘里用生菜叶垫底,上面放拌好的水果片。再将鲜奶油、柠檬汁倒入色拉油、沙司内拌匀,浇在水果片上。沙拉色泽鲜艳,香甜爽口,做法简单。不过做成后建议立即食用,不宜放置过长时间。
番茄西米粥
  将番茄去蒂,用冷水洗净,再用开水略烫一下,捞出放冷水中,撕去外皮,从中剖两半,再用刀切成丁块;西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发好,捞出沥干水分;锅中加入约1000毫升冷水,加入西米,用旺火烧沸后放入番茄块,改用小火略煮;调入白糖、桂花,即可盛起食用。

■养生 关注心脏,重点养心养阳气
  立夏之后,降雨增多气温升高,养生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周霞告诉记者,中医认为很多疾病与节气有关,因而养生也有一定的节气性,同时,养生还应该与所在地域的气候相结合。
  周霞介绍说,济南的气候特点是四季不分明,冬季和夏季之间的过渡时间比较短,立夏之后气温迅速升高,加上降雨增多,人体不能迅速适应,会觉得特别燥热,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贪凉”就容易导致阳气过度耗散。
  “夏天是阳气渐长的时段,立夏的时候人体内的阳气还相当于一个小小的‘嫩芽’,需要好好保护,而‘贪凉迎冷’会杀戮阳气,所以一定要避免过度运动,避免贪凉,这其实是一个夏季养阳的概念。”周霞指出,贪恋冷饮、猛吹空调或减少衣物时受凉都可能对阳气造成伤害。
  专家提醒,进入夏天后,因为气温过高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影响到了人的情绪。“到了夏天,不少人会有头疼、失眠、烦躁的负面情绪,这是心火过旺所致。”而在此时,不仅仅是情绪波动起伏,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从而影响健康。专家提醒,在“立夏”之季,要做好精神养生,做到精神安静、笑口常开、自我调节、制怒平和。
  此外,立夏之后气温升高,身体特别容易出汗,周霞提醒,运动之后一定要防止出汗过多,否则会导致阳气随汗外泄,阳气和阴液失调会导致肠胃不适、身体乏力等症状的出现。
  周霞告诉记者,除了及时补充水分之外,立夏之后还可以通过食疗来调节身体,以枸杞子、百合、乌梅、山楂、桑葚等为原料做成养生饭或者养生茶,食用之后对身体大有好处。
立夏之后谨防三种疾病
  中医专家提醒,立夏后神经性疾病、皮肤病、胃肠疾病将进入高发期,公众要慎防。
神经性疾病
  中医专家说,“立夏”后,气温会明显升高,雨水也会增多,天气骤变常会诱发或加重头痛。此外,季节交替对人体情绪会有影响,气温、气压升高,对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人影响较大,老年人易出现气滞血瘀。此时,要调剂饮食、补充水分、调整情绪、注意休息。尤其是“立夏”后昼长夜短,午睡对保障身体健康很有用。
胃肠疾病
  又湿又热的季节,最适合细菌、微生物繁殖,稍不注意很容易引发胃肠疾病,如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食物中毒等。预防这类疾病要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多喝开水,少吃冷饮。更重要的是,隔夜食物一定要热透。
皮肤病
  专家提醒,“立夏”后,恼人的皮肤病会集中爆发,其中不少是过敏性皮炎、丘疹性荨麻疹。此外,虫咬皮炎(隐翅虫皮炎等)是最应防范的皮肤病,家里一定要用纱窗,要少在草地上、树底下、阴沟旁久呆,少接触小动物,并清除花盆里的积水,以防蚊虫滋生。
              (新民)
★养生需注意 多喝水、少喝饮料
  据营养专家介绍,初夏天气都比较干燥,人体每天的进水量应达到2000—2400毫升。由于早上人体血液浓度非常高,容易形成血栓,所以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应该喝一杯水。  一天水分的补充和保持也是很重要的,保持体内足够的水分可以清洗肠道,预防上火。不宜用饮料代替水,汽水、果汁、可乐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及电解质,这些物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保证睡眠充足
  夏季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疲劳。因此,夏季保持充足的睡眠对于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首先应做到起居有律;其次应注意卧室通风、凉爽;第三要保持平静的心境,力求“心静自然凉”;第四要有适当的午睡时间,夏季午睡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有利于下午的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力措施。
少洗冷水澡
  随着气温的上升,人们外出归来往往喜欢冲冷水澡。由于人体在阳光下吸收了大量的热,冷水澡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引起高热,还会因脑部毛细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供血不足,头晕目眩,重则可引起休克。因此,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出汗,带走身上大量的热,然后再洗澡。
            (新华)
  ■谚语:“立夏不下雨,
    犁耙高挂起”

  “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
  立夏时的晴雨、温度高低、是否有雷雨等有时对以后的天气和收成有预示的意义。如“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的农谚,意思是立夏不下雨,就没有收成了。还有谚语:“立夏蚯蚓出,麦子麦芒生,昼夜灌浆忙,又是好收成”,同一道理,一般雨后都有蚯蚓,立夏有雨就有好收成。
  “立夏三天遍地锄”
  “立夏三天遍地锄”,表示这个时节杂草生长很快,“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则表示种耕锄草不仅能除去杂草,抗旱防渍,又能提高地温,加速土壤养分分解,对促进棉花、玉米、高粱、花生等作物生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诗词: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
  作者: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此诗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初夏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

中华养生网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养生专题

栏目排行

  • 常识
  • 饮食
  • 运动
  • 中医
  • 保健
明星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