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朝阳将建40万平方米景观廊道 新增95处健身场地)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蒲长廷)1月10日,记者从北京朝阳区两会获悉,今年年内,亮马河将开工建设40万平方米国际化景观廊道,服务于国际交往、文化交融等北京城市功能定位,打造首都金名片。
此外,今年,朝阳区将改造提升便民服务网点150个,新建95处全民健身活动场地,扩充停车泊位1.8万个,新增学前教育学位约1万个。
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少33平方公里 80%用于还绿
去年,朝阳区拆除腾退建筑面积1234万平方米,其中拆除违法建设1003万平方米,拆除量居历年之首,是2016年的2.5倍。
对于未来朝阳区的规划任务,朝阳区区长王灏表示,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是北京城市发展的法定蓝图,将不折不扣抓好落实。研究制定细化实施方案,促进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优化“一廊两带三区”功能布局,进一步强化中部总部经济和国际商务功能,东部文创产业聚集功能,东北部国际文体会展窗口、国际研发创新聚集功能,南部科技文化融合发展功能,形成多点支撑的发展局面。
“未来我们将坚决守住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做到生态空间只增不减、城乡建设用地只减不增。到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少33平方公里,80%用于还绿。”王灏表示。
亮马河国际化景观廊道今年启动建设
王灏表示,未来将围绕“一带两环三楔四河十线”,大尺度增加绿化容量,实施新一轮百万亩平原造林,推进绿化隔离地区“绿色项链”建设,今年年内新增改造绿地将达到1000公顷。高标准推进温榆河公园(位于朝阳东北角)、黑庄户农业生态公园(位于朝阳东南角)建设(形成大尺度绿带),新建改造十八里店横街子公园等25个大中小微型公园。加快实施萧太后河(二期)滨水廊道、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坝河生态廊道工程。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燕莎桥西,启皓大厦门前的亮马河,河水清澈见底,这里也是去年刚完工的亮马河景观廊道的示范段,长约270米。据了解,亮马河今年将开工建设40万平方米国际化景观廊道,服务于国际交往、文化交融等北京城市功能定位,打造首都金名片。
“今年,亮马河四环以上3.8公里的河段将全面启动综合整治。”朝阳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河段涉及麦子店、三里屯、左家庄等街道以及朝阳公园地区,使馆星罗棋布,高端酒店林立,燕莎购物商圈和蓝色港湾等高端商区分布其间,是朝阳区承载国际交往最重要的窗口之一。完工后,全线将添40万平方米的景观廊道。 根据河畔的不同空间和建筑风格,两岸开辟20米到50米宽度不等的绿带,并点缀节点小品、骑行步道,统一设计景观桥梁。“届时,河水、岸线、绿带和周边建筑,将形成浑然一体的景观效果。”朝阳区水务局的王成志说,今后的亮马河不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还会设置或柔和或璀璨的灯光照明系统,24小时展示河景。
连通东北护城河与坝河,亮马河是城市北分洪的重要通道。因此,河道还将进行清淤和局部拓宽,扩大行洪能力。
开展生活垃圾管理试点 推行垃圾强制分类
未来,朝阳将围绕大气、水、土壤、垃圾等重点领域,多措并举、多方联动,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突出问题歼灭战。大气方面,锲而不舍抓好机动车、扬尘等污染源防治工作,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水的方面,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展污水溯源治理(中小河道治理、农村厕所改造、小散污企业治理等),推进雨污合流管线改造,实现13处出境补偿断面及5处国家、市级考核断面稳定达标。
王灏表示,垃圾方面,开展生活垃圾管理试点,推行垃圾强制分类,创建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等设施建设,提升垃圾处理能力,推动垃圾管理体系再造。
此外,建立“街(巷)长制”,完成336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创建48条精品街巷,实现整治“开墙打洞”与街道设计、完善便民设施同步。抓好交通治理。
改造125公里慢行系统 扩充停车泊位1.8万个
去年,朝阳区建成22条主次支路,新增道路里程25公里,通过共享停车、错时停车、社区挖潜、新增新建等多种方式,扩充停车泊位1.6万个。
今年,朝阳区将完善东部、东南部地区骨干路网,推进化工路等20条道路建设,启动通马路等45条主次支路建设。
在疏堵方面,朝阳区将完成10个疏堵改造项目,开展2处区域交通综合治理工程,改造125公里慢行系统。
朝阳区将鼓励错时停车、推广智慧共享停车,建设5处立体停车设施,多种方式扩充停车泊位1.8万个。
中华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