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留守儿童群体也在不断扩大。
三亚日报记者深入偏远的育才、雅亮山区调查留守儿童现状时发现,很多孩子长期见不到父母,只好由爷爷奶奶或叔叔养大,长时间的留守生活给儿童带来人格发育不良、行为习惯较差、安全隐患增加、学习成绩下降和身体状况欠佳等问题,但留守儿童绝非“另类儿童”或“问题儿童”,他们渴盼5类关爱。(据1月9日《三亚日报》)
笔者想到此前印象比较深刻的两件事,一件发生在2016年。海南屯昌2岁女孩吴伊晴在自家门口玩耍时走失,引起了海南网友的高度关注。幸运的是,走失多日的吴伊晴被警方在屯琼高速路附近一槟榔园内发现,小女孩无恙。
另一件事,同样发生在2016年。武穴市梅川镇一名2岁半男童走失,经过当地公安干警及干部群众一天的寻找,不幸的是,竟然在离家700米的后山上找到了遗体。据推测,孩子是去寻找奶奶,在酷热的天气下中暑而亡。
两个孩子,结局不同,而他们身上却带着相同的标签:留守儿童。近年来,这类报道并不鲜见,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恶劣。而他们所遭遇的不幸,与时代的发展有关,映射着社会发展的伤疤。
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此前已分析得很透彻,而留守儿童的悲伤,也早已呈现在众人面前,比如网上就流传着这样的话: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留守儿童悲剧的根源,在于真实的内心需求被忽视。
关爱留守儿童,不能止于同情。每个孩子都有独属于自己的需求,只有真实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声音,才能给予他们渴望的关爱,抚平他们内心的伤痛。
中华养生网